“法官,我們什么都不懂,你看一下這是果園老板給我們的欠條,都拖了三年了要不來,真的沒辦法了!”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聲音顫抖地說。
歲末年初,一群老人來到隴縣法院訴訟服務中心要求立案。經了解,這群平均年齡70歲的老人們,在自家附近的被告蘋果園從事蘋果采摘、果樹維護等工作。經核算,被告累計拖欠工資10余萬元,老人們找尋多次催要無果,無奈訴至法院。
案件承辦人統籌安排,開啟維權綠色通道,及時與被告果園負責人溝通、協調。了解到被告果園因經營不善等多方原因,資金鏈斷裂,經營困難的現狀,幾經調解,最終達成調解協議,分期履行。承辦人采取履行日到期前提醒服務,被告多期按時履行。
3月28日,村上的議事長廊坐滿了涉案老人,案件承辦人一一講解著案件的執行情況,耐心回答著老人們提出的每一個問題。當最后一批款項遞交到老人手中,意味著為老人們的討薪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柔暖的春光灑落在那些舒展的面容上,承辦人終于松了一口氣。
小案件,大民生,一枝一葉總關情。一直以來,隴縣法院堅持為人民司法的理念,以“如我在訴”之心貫穿于案件辦理全過程。以“立審執一體化”著力提升審判執行質效,為群眾提供更優質的司法服務,讓當事人解決矛盾糾紛渠道更便捷,最大程度減少訴訟成本。
供稿:趙明微
編輯:梁小慶
審核:徐 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