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分長和資產,李嘉誠似乎鐵了心要賣港口。
就在“港口交易”被叫停,市監總局介入審查以后,長和集團又傳出消息。李嘉誠的次子李澤楷旗下的電信業務等,將全面拆分,準備前往英國倫敦上市。又是賣港口,又是拆分資產,這豈不是頂風作案嗎?在這個關鍵時刻,李嘉誠到底在打什么算盤?
對于這個消息,長和集團特意發了一個公告,寫的是,公司可能交易,或拆分上市全球電訊業務的資產和運營相關業務。但董事會還沒有就公司的全球電訊業務的任何交易做出決定。啥意思呢?隊長給大家翻譯一下就是,李嘉誠確實想拆分資產,但現在風高浪急,輿論刺激太大了。這事暫時做不了決定,等風頭過了,等到合適的時機,再拆分。
為什么要拆分呢?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長和旗下的電信業務,主要市場不在中國,而在歐洲。在中國,盈科電訊主要覆蓋香港和澳門。這香港、澳門總人口才800來萬,市場比較小。它真正的大市場在歐洲六國,分別是英國、意大利、瑞典、丹麥、奧地利和新西蘭。因為這些資產本身就位于歐洲,市場也在歐洲。它最合適的上市地點,就是英國倫敦了。
二是,規避風險。香港資本都有一個共性,即兩頭吃。一邊吃大陸的市場紅利,一邊吃歐美的資本紅利。以前,中美關系好的時候,香港是美元資本進入大陸市場的橋梁。可現在呢?中美之間的戰略博弈,越來越激烈了。香港資本就夾在中間,左右為難了。
那李嘉誠為了確保家族利益最大化,就相互拆分,兩邊押注。歐洲資產轉移到英國,中國資本則留在香港和大陸。兩邊押注,互相隔離,以便于最大限度地保證資產安全。
三是,為“港口交易”來鋪墊。你說李嘉誠想不想把海外港口全部賣給貝萊德?肯定是想的。他要是不想的話,就不必秘密與貝萊德談判了。要不是港府及時發現,還真就讓李嘉誠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生米煮成熟飯了。
他先把電信資產轉移去英國倫敦,后續,就算因為“港口交易”而遭到大陸處罰,他也還能保留半壁江山。而且,大陸為了維護香港的金融地位,大概率不會對李嘉誠下狠手。
別看市監總局對李嘉誠的“港口交易”,啟動了審查程序。可李嘉誠本人,長和公司,都從未公開表態過,要放棄這筆交易。他一開始是想秘密交易。秘密交易失敗后,發布的公告也是“暫緩”。
為什么李嘉誠一定要賣呢?一個就是,李嘉誠在豪賭,他賭得罪大陸,損失較小,得罪美國,損失較大!另一個則是,他還是堅持家族利益,大于國家利益。這是李嘉誠在生意場上的一貫立場。
就比如,他在大陸做房地產,主打一個“囤地”。很多人說,李嘉誠在大陸開發房地產,沒有爛尾樓,沒拖欠過工人工資。可另一面呢?是他也沒怎么蓋樓,只是大量囤地,等地價上去了,直接轉手賣地,高位套現走人。
他在成都,拿了一塊地,囤了16年,就請兩個保安,一個工人,做表演式施工。等地價上去了,直接轉手地塊,套現走人。他連樓都不蓋,你說,他哪來的爛尾樓?也因為這個事件,李嘉誠被成都市政府拉黑。
他根本不在乎國家利益,也不在乎一個城市的發展,他只在乎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如今,賣港口是如此,拆分電信資產,轉移英國倫敦上市,也是如此。
時代變化萬千,但李嘉誠從來就沒變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