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一對遼寧夫婦借了8萬元將女兒送出國留學。可幾年之后,女兒就再無音訊。直到21年后,夫婦雙雙患癌,命不久矣時才得知,女兒在德國大學當教授,稱得上功成名就。當夫婦二人臥病在床,奄奄一息時想和女兒見上一面,他們供養出來的教授女兒卻表示沒時間。
百善孝為先,工作與父母之間,似乎并不難衡量,況且,老父母只是要求見一面,卻被無情拒絕,更殘酷的是,這個女孩還是獨女。
面對家中一片落敗凄涼的景象,這個“心硬如鐵”的獨女又該如何自處呢?她的選擇背后又有著怎樣的真相呢?
他們一家在大連某村莊中過著平淡的生活,女兒降生之后,母親身體便不行了。
那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想多生,可是他們由于這樣的現實原因,只能將所有期冀都放在自己的獨女身上。
女兒曹茜的成長過程無疑是緊促的,她沒有多少自己娛樂的時光,因為父母會說那是不求進取。
讀書改變命運的時代中,父母都希望她可以努力學習,畢竟她是個女孩,家里也沒有多好的條件,唯一可以有所成就的就是在學習上。
曹茜在小時候還能做到父母說什么她就照辦,可隨著她上完中學,獨立人格慢慢開始發展,她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命運不能完全掌握在父母手中。
于是,她便幻想著自己能夠考到南方的發達城市,這樣既能離家遠一點,也能謀求自身更好的發展。
她當然不傻,學習的好處她也一清二楚,因此,她并不討厭學習,只是討厭父母那種掌控她的方式。
奈何她無法擺脫父母的托舉,畢竟,她的一切生活和學習資金都是父母辛苦省下來的。
隨著她的血液越來越緊張,父母對她的督促也隨著加深,這樣的壓力讓她覺得有些喘不過氣來。
可她還是這樣日復一日的堅持著,她總想著,只要上了大學就好了,然而,事情遠沒有她想的那么簡單。
因為,她的志愿被改了,她的計劃全都泡湯了,不僅如此,她還被迫在離家不遠的地方讀師范,那是父母認為女孩子最好的出路。
她滿含熱淚的上了大學,由于心中的怨懟,她一直找機會不回家,父母擔心她,可她卻說要打工沒時間。
那個時候,她拼盡全力都想逃離家庭,這樣她才覺得自己能稍稍喘息,正是在大學期間,她接觸到了留學事宜,于是她脫離原生家庭的計劃又開始了。
她告訴了父母這樣的想法,父母猶豫不決,畢竟只有這么一個孩子,父母怎么舍得,而且上學的費用也太貴了。
但是看著她哭喊著說這是她的前途,父母就決定無論怎樣都不能短了孩子的教育。
可誰知道,這一次分別,就再也沒見了,父母四處借錢拿到了幾萬塊,平時她打電話要生活費等等,都慢慢將父母的腰壓彎。
但等到她學成之后卻不再回家了,這時候,二老進了醫院,想要見見女兒。
誰知道根本聯系不上,求助媒體之后,女兒只是冷冷地說:“我很忙。”
可她明明前不久還回國做了學術研討,之后,她迫不及待的回了德國。
之后,她成為了意氣風發的大學教授,甚至有了自己美滿的家庭,但那個破敗小屋中的二老,卻只能相依為命,孤獨終老。
在無數個病痛纏身的日夜當中,二老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但他們也只是想見一面女兒,把心結打開,可惜,永遠沒有這個機會了。
信息來源:遼寧日報:獨生女兒留學德國17年杳無音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