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大白
讀完需要
3
分鐘
速讀僅需 1 分鐘
3 月 27 日下午 2 時許,一則道歉聲明在網絡上引發關注,自媒體人張緒國公開向小米公司致歉。回顧過往,在 2021 年至 2023 年這段時間里,張緒國借助微博及知乎賬戶“小蒜苗”“小蒜苗長”發布了多篇涉案言論。其中,諸如“歐洲爹”“LOW 穿地心”這般言辭,充滿了攻擊性與貶低意味,構成了對小米品牌的貶損詆毀;而多次提及的“抄襲蘋果”“宣傳上的短視和自打自臉只是為了無下限追求流量”等有關小米營銷行為的評價,更是罔顧客觀事實,對小米造成了誹謗,嚴重侵犯了小米的名譽權,給小米公司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這些涉案言論發布于微博、知乎等多個影響力廣泛的平臺,存續時間長,影響范圍不斷擴大。且言論措辭明顯過激,對于身為馳名商標和中國知名科技創新企業的小米而言,無疑是一種傷害。張緒國身為自媒體人,在行業內具有一定影響力,其言行本應更加審慎。但卻未合理行使輿論監督權,言辭過激、內容失實,不僅誤導了公眾,還擾亂了市場交易秩序。如今,他在道歉聲明中,也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就上述行為給小米公司致歉,期望能消除對小米科技公司造成的不良影響,落款處,張緒國鄭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記者留意到,“小蒜苗長”的微博坐擁 67.4 萬粉絲,如此龐大的粉絲基數,也讓其此前不當言論的傳播范圍更廣、危害更大。
在發布上述致歉聲明大半個小時后,張緒國似乎覺得僅有文字的道歉不夠誠懇,又接著發了一條微博表示,思前想后,決定專門手寫一遍道歉聲明,以此彰顯對小米道歉的誠意。這一舉動,也算是他努力彌補過錯的一種方式。
事實上,在當下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維權的案例屢見不鮮。以華為為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堪稱典范。
比亞迪在維權之路上同樣不遺余力。2024 年 12 月 26 日,就起訴自媒體“龍豬 - 集車”及相關賬號名譽權糾紛一案,比亞迪收到法院判決。被告長期針對比亞迪發表侮辱、詆毀言論,歪曲事實,構成名譽權侵害,被判令刪除侵權言論、賠禮道歉,并賠償比亞迪經濟損失等共計 201.87 萬元。據統計,2024 年以來比亞迪法務部起訴自媒體案件已有 8 次之多,面對侵權行為,比亞迪堅決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身權益 。
企業的品牌聲譽是其生命線,無論是小米、華為還是比亞迪,面對侵權行為都絕不姑息。張緒國的道歉,為其他自媒體人敲響了警鐘,在行使輿論監督權時,務必堅守客觀、真實、公正的原則,否則必將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而企業維權行動的持續推進,也有助于營造健康、有序、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 。
中國工程院院士“逆天”言論!比亞迪插電混合被說成增程式,是隱藏的難以啟齒的“秘密”!網友點評:從孫院士到楊院士,看清了草臺班子
雷軍回應曾被指責小米汽車入局晚,如今銷量打破質疑!網友點評:雷總的順勢之道和風口論大家都忘了嗎?
前英特爾老總潑冷水,“臺積電所有的研發工作都在臺灣,投資1000億美金對美國領導地位沒有提升”!網友點評:既要還要的強盜行為
張朝陽言行越來越抽象,建議大家只吃兩頓飯,少吃多動!網友調侃:做牛馬不需要吃飯,只需要吃苦
不愧是老狐貍,李嘉誠為了“賣港”,玩出了操縱輿論、緩兵之計
小米YU7,官方命名出爐,把米粉搞不會了,雷總不是說念Y-U-7,Why You qi?
雷軍廣告代言37萬起一條?小米辟謠!網友調侃:雷總每天賺千萬,這跟“祝福雷總年入百萬”的“詛咒”有啥區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