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5年美國心臟病學會(ACC)年會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劉靖教授研究團隊,展示了一項基于中國動態血壓與心血管結局關系數據庫(CDACO)的大規模研究成果。該研究首次揭示了中國人群24小時動態血壓控制的全國現狀,研究結果令人擔憂。
研究背景
高血壓作為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在過去30年中在中國呈現高發趨勢。然而,全國范圍內24小時動態血壓控制的具體情況尚不明確。研究團隊通過CDACO數據庫,使用具有GPRS功能的便攜式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設備進行血壓測量。根據標準,高血壓控制定義為24小時平均收縮壓/舒張壓<130/80mmHg,或白天血壓<135/85mmHg,或夜間血壓<120/70mmHg。
主要研究發現
該研究共納入210782名參與者,其中男性106364人,占50.5%,平均年齡59.3(±15.3)歲。研究發現:
24小時平均血壓:收縮壓132.4(±17.3)mmHg,舒張壓80.7(±12.0)mmHg;
白天血壓:收縮壓133.8(±17.3)mmHg,舒張壓82.1(±12.3)mmHg;
夜間血壓:收縮壓127.8(±20.0)mmHg,舒張壓76.0(±12.9)mmHg。
在血壓控制方面,研究結果顯示:
24小時血壓控制率:(平均血壓<130/80mmHg)僅為35%,男性為31%,女性為39%;
白天血壓控制率:(平均血壓<135/85mmHg)為45%;
夜間血壓控制率:(平均血壓<120/70mmHg)僅為23%,明顯低于白天控制率。
劉靖教授指出,這項基于中國最大規模全國性動態血壓監測數據庫的研究表明,中國人群全天24小時血壓控制率僅為35%,而夜間血壓控制率(23%)更是遠低于白天(45%)。累積證據表明,夜間血壓是器官損傷和心血管事件的獨立預測因素,因此加強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的應用至關重要。
研究團隊認為,由于日常實踐中動態血壓監測的使用不足,導致實際的血壓控制情況被高估。未來,智能可穿戴設備和無袖帶血壓測量技術可能具有前景,前提是進一步提高其準確性和重復性。
24 HOUR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N CHINA: A NATIONWIDE DATABASE REPORT. 2025.ACC.
專家簡介
劉靖 教授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高血壓科主任,北京大學醫學部血管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高血壓與心血管代謝學科帶頭人,博士研究生導師。
長期從事心血管疾病預防與管理,擅長高血壓、冠心病、血脂及心血管代謝異常、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及心血管藥物與器械臨床試驗。
現為中國老年保健協會高血壓分會副會長,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高血壓聯盟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學科建設工作組副組長;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高血壓分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預防管理學組委員;中國老年學與老年醫學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委員;國家心血管病專家委員會心血管代謝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高血壓防治協會心血 管代謝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慢性病防治與健康教育研究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兼任歐洲心臟病學會高血壓委員會委員、歐洲心臟病學會心血管藥物治療工作組及歐洲高血壓學會血壓監測工作組委員。
現任 Journal of Hypertension、Hypertension Research、Clinical Hypertension、 《中華高血壓雜志》、《慢性病學雜志》編委;Cardiovascular Drugs and Therapy、Journal of Clinical Hypertension、《中國預防醫學》等期刊審稿人。
全面工作
傳播矩陣
FOLLOW US
蘇州工業園區東方華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
電話:0512-68295918
郵箱:info@ccahouse.org
網址:https://www.ccahouse.org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水坊路36號姑蘇會平江館心臟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