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馬斯克在一檔訪談節目中,聲稱一旦中國大陸“武力統一臺灣”,美國就存在拿不到最先進AI芯片,為了保障美國的技術安全,美國需要把最好的AI芯片生產線從臺島轉移,全部搬到美國。這一舉動讓人摸不著頭腦,長期以來,他一直被視為對華友好的商界代表,但現在他態度大變,似乎有意要卷入復雜的臺海局勢,并且似乎希望將臺積電的芯片生產線“搬空”到美國。為什么馬斯克會有如此大的態度轉變?
首先,讓我們看看馬斯克與特朗普之間微妙的博弈。這兩位不按常理出牌的大鱷,在美國政壇和經濟界各有一席之地。馬斯克憑借特斯拉和SpaceX等企業創造了巨大的商業奇跡,而特朗普則以其不可預測的政治風格改變了白宮生態。兩人互相利用,一個靠另一個的聲望提高自己的政治影響力,而另一個則希望借助前者的商業天賦振興經濟。簡直就是一對現代版的“政商合謀”故事。
曾幾何時,馬斯克在公開場合還對特朗普的政策提出過質疑,例如那耗資巨大的“星際大門”計劃以及高關稅政策。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尤其是在馬斯克成為特朗普2024年競選的重要支持者之后,他們似乎找到了某種默契。然而,這種“蜜月期”能持續多久,沒有人敢打包票。
最近,美國媒體的一則爆料使得國際輿論喧囂塵上,馬斯克似乎在考慮參與五角大樓的有關中國沖突的計劃。這消息一出,各方爭先恐后地出來辟謠。特朗普趕緊跳出來,聲明他并不尋求與中國發生任何戰爭,并強調馬斯克去五角大樓只是為了處理政府效率部事務,而不是去聽取敏感的國際沖突計劃。但特朗普同時也指出,鑒于馬斯克在中國擁有廣泛的商業利益,他不應該接觸美國政府對華政策的敏感信息。這或許是一次微妙的警告:如果你想保住在中國市場的地位,就別在我們美國政府的核心機密上胡亂插手。
那么,馬斯克這番關于臺灣地區的言論究竟意欲何為?答案可能很簡單,利益驅動。作為一個商人,尤其是涉足AI領域的技術領航者,馬斯克顯然對臺積電這樣擁有世界級芯片制造能力的公司垂涎已久。而在當前中美科技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搬空臺積電”的說辭不僅迎合了特朗普對半導體產業扶持的政策,也為馬斯克提供了一個可以在美國建立強大AI產業鏈條的可能性。表面上看,這似乎是一個聰明的生意經。
但問題的另一面是,馬斯克可能低估了中國市場對他的企業的重要性。特斯拉在中國的成功是與當地市場的深度結合分不開的。從銷售到供應鏈,中國市場為特斯拉提供了堅實的增長支持。貿然在敏感的臺灣問題上站隊,不僅可能引發中國消費者的反感,還可能導致中方在政策上的反制,從而損害特斯拉的長遠發展。
當然,馬斯克或許只是想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在美國內部爭取更大的政治空間,與特朗普的關系,正如他所希望的那樣,只是交易籌碼之一。然而,這種涉及國際敏感話題的言論,無疑是在玩火。如果處理不當,不僅可能燒毀兩國之間的商業橋梁,甚至會波及全球科技產業鏈。
對臺灣地區內部的賴清德等政客來說,這場風波也是一個深刻的教訓。他們幻想著依靠美國的“保護”來實現某種政治意圖,卻忽視了美國實際上只是在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收割”。無論是政治資本還是資源,最終都可能被榨干殆盡。美國真正關心的,從來都不是臺海的和平與穩定,而是如何最大化自身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