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推動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三審合一”綜合審判改革實質化,發揮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2025年3月28日上午,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下稱浦東法院)攜手上海市浦東新區司法局(下稱浦東司法局)在浦東國際法律服務園舉行“涉未成年人民行交叉爭議協同化解”機制啟動儀式暨主題研討會。浦東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朱丹,浦東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黃愛武,浦東新區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婦女聯合會副主席王麗蓉,浦東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彭志娟,浦東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童凌出席活動。啟動儀式由浦東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周建平主持。
來自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上海市浦東新區區委宣傳部、上海市浦東新區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上海市浦東新區教育局、上海市浦東新區民政局、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上海市浦東新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上海市浦東新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的嘉賓代表,來自華東政法大學的專家學者,以及部分媒體記者參加活動。
活動中,朱丹院長與黃愛武局長共同推開了涉未成年人民行交叉爭議協同化解工作機制的“啟動大門”,這一機制的啟動是府院聯動的一次生動實踐,也是爭議源頭化解的又一探索,更是應對新時代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更高要求的有力舉措。
浦東法院在審理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中發現,由同一事實或關聯事實同時引發民事糾紛和行政爭議的情況時有發生。這些“民行交叉爭議”貫穿未成年人成長的不同階段,涉及家庭、學校、社會不同層面,且法律關系和程序均較為復雜。會上,浦東法院未家庭負責人對民行交叉爭議的特點、工作機制建立的背景和宗旨進行了介紹。本次協同化解工作機制旨在通過跨部門協作、多元解紛、系統治理的方式開展合作,以司法與行政融合的方式一攬子化解關聯爭議、深入排查未成年人權益侵害的隱患與風險,積極為相關立法提供決策參考。
彭志娟副院長與周建平副局長分別代表浦東法院、浦東司法局共同簽署《關于推進涉未成年人民行交叉爭議協同化解的合作框架協議》,協議在聯動解紛、數據共享、智庫建設、跟蹤回訪、綜合治理等多個方面明確了合作內容,推動民行交叉爭議高效、實質化解,建設性地實踐對未成年人權益的系統保護。
王麗蓉副主任表示,“涉未成年人民行交叉爭議協同化解”工作機制不僅能提升個案效率,更能助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與社會的和諧穩定,將為全市乃至全國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提供可借鑒的浦東范式。
黃愛武局長指出,要通過整合司法審判與行政復議資源,建立涉未成年人行政復議案件與民事審判案件雙向溝通、聯合研判、聯動解紛的機制,實現“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和“民事權益司法救濟”雙軌并行。
朱丹院長強調,浦東法院始終堅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探索構建涉未成年人權益的“刑民行一體化”司法保護體系。今后,浦東法院將堅持多元解紛,促進涉少糾紛前端預防和綜合治理;突出問題導向,促進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和犯罪防治;深化民行銜接,促進未成年人“六大保護”貫通融合。
下半場研討會中,與會專家和嘉賓圍繞涉未成年人民行交叉爭議的前端化解以及涉未成年人“三審合一”綜合審判改革實質化兩個議題開展深入研討。彭志娟副院長主持主題研討會并作主旨發言,浦東司法局行政應訴處處長趙忠元圍繞行政程序中如何堅持以未成年人的最佳利益為核心作主旨發言。
研討會中,參會嘉賓在充分肯定“涉未成年人民行交叉爭議協同化解”工作機制這一創新舉措的同時,結合各部門的工作實際,在涉未成年人爭議多部門協同發力、前端治理機制構建等方面展開熱烈研討,華東政法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副教授楊旭為機制實質運行提出了寶貴建議,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教授江利紅對研討會作了總結點評。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是社會穩定和諧的基礎,是國家未來的希望。今后,浦東法院將堅持守正創新,不斷健全和完善“涉未成年人民行交叉爭議協同化解”工作機制,持續深化未成年人審判工作,努力探索形成多方參與、專業守護、協同推進的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及犯罪預防工作格局,為引領區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司法保障。
線索提供丨未成年人與家事案件綜合審判庭
本文作者丨張羅蘭、賀藝菁
本版攝影丨董雪皓
責任編輯丨陳衛鋒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