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羅斯威爾公園綜合癌癥中心的科學家們在一項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他們證明了虛擬現實(VR)在治療癌癥疼痛方面的顯著效果,并開發出一種全新的、客觀的疼痛測量方法。
這項研究采用了功能性近紅外光譜(fNIRS)技術,通過監測大腦活動來評估疼痛程度。科學家們將疼痛分為三個等級:輕度、中度和重度,并為所有參與研究的患者配備了無線近紅外頭套,以實時追蹤他們的大腦活動。
在研究中,VR 小組的患者體驗了 Meta Quest 提供的 9 分鐘放松項目。通過前后對比測量,科學家們發現超過 75% 的患者報告稱,他們的疼痛感減輕了超過 30%,這一改善幅度被視為具有臨床意義的重要閾值。
此外,研究團隊還開發了一種基于大腦活動的疼痛分類模型,該模型在預測疼痛強度方面達到了 74% 的準確率。這一結果不僅驗證了 VR 在疼痛管理方面的有效性,還展示了新測量技術在提高疼痛評估準確性方面的潛力。
值得注意的是,傳統的疼痛評估方法主要依賴于患者的主觀報告,這種方法在某些情況下可能不夠可靠,特別是當患者存在認知障礙時。而羅斯威爾公園綜合癌癥中心的新測量方法則提供了一種更為客觀、準確的疼痛評估手段,這對于提高疼痛管理的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科學家們指出,VR 之所以能夠有效緩解疼痛,主要是因為它能夠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將他們的認知資源從疼痛感知中重新定向到虛擬環境中。此外,參與 VR 體驗所引發的積極情緒反應也有助于進一步減輕疼痛感。
這項研究的成果不僅為癌癥患者提供了一種新的疼痛管理方法,也為疼痛評估技術的革新提供了新的思路。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的深入推廣,VR 療法有望成為疼痛管理領域的重要工具,為更多患者帶來福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