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凱坤物流給力,所以到了1949年渡過長江的解放軍部隊已經變得十分洋氣,部分實現了摩托化行軍。名叫‘夏宮的劉陽’的博主所提供的這一組珍貴的照片,為我們展示了當時摩托化解放軍的風采。
由于很多平臺之間關系不佳,再加上這位仁兄的水印太那個啥,碼字的只能將照片做一些處理。
公眾號好像對此沒有啥特別規定,就直接放原圖吧。
這組照片非常珍貴,基本上在網上搜不到,能搜到的也大多經過截取一段的處理。
濟南戰役(1948年9月16日-1948年9月24日)
華野快速縱隊裝備的日制九七改中型坦克,雖然該型坦克戰斗全重僅有15噸實際上是輕型坦克,但是它裝備的47mm坦克炮在解放戰爭中,已經能有效擊穿當時戰場上各式坦克的正面裝甲了。
之所以九七改能在解放戰爭中逞威,是因為美國禁止國軍遠征軍駐印軍將其裝備的謝爾曼中型坦克帶回國。令人不解的是,美國這邊廂不準駐印軍將其裝備的謝爾曼坦克運回國,那邊廂又因為運費原因將大量的謝爾曼坦克丟棄在了太平洋的島嶼上。
民國政府這個美國盟友當的也是夠憋屈,跟美國意識形態同的蘇聯可是先后獲得了2000余輛謝爾曼坦克,甚至可能還得到了一輛潘興重型坦克。
照片中這種低矮的日制九四式輕型坦克重量僅有3噸,這種所謂坦克沒有火炮只裝備了機槍,其實它就是一輛裝甲車。
說來當年國軍裝備了不少這種只裝備機槍的坦克,像是德制的I號坦克、意制的CV-33等。
這種小不點沒人會指望它去沖鋒陷陣,所以在防守濟南的作戰中,國軍將這種豆戰車放置在城門兩邊作為了固定火力點。
這種機槍子彈都能貫穿的裝甲輕薄的裝甲車,作為固定火力點也完全沒有一點優勢,可見國軍不但在進口裝甲車、坦克上沒什么眼光,連相應的戰術應用也極其不當。
濟南戰役中被俘的民國山東省主席王耀武,這應該是這組照片中最有名流傳最廣的一張了。
僅僅八天時間,濟南的國軍10萬守軍便全軍覆沒,淮海戰役的前哨戰以解放軍的全勝告終。
不知被俘的王耀武當時有沒有回想起,他當年吐槽萊蕪戰役中國軍五萬人三天被全殲的那句話——‘就是5萬頭豬,你讓他們抓三天也抓不完。’
濟南國民黨10萬守軍有堅固城防工事作為支撐,卻僅僅只堅持了八天,比之萊蕪戰役也沒好到哪里去啊。
濟南戰役的結果已經預示了淮海戰役的結局。
解放南京入城式(1949年4月)
一隊解放軍從南京總統府前走過,路過的解放軍們紛紛回頭看向了氣派的總統府。
解放軍的摩托化縱隊在進行入城式前的集結。
解放軍裝甲部隊在入城式前集結,參加南京入城式的解放軍裝甲部隊是華東野戰軍特縱戰車團,共有12輛美式M3輕型坦克參加了南京入城式。
這是當時的民國中央銀行大樓嗎?
華東野戰軍特縱戰車團在南京新街口等主要干道舉行入城式游行。
這是一幅值得銘記的照片,解放軍駕駛的美制十輪道奇大卡車,拉著美制的M2A1榴彈炮(105毫米口徑)從南京的美國駐民國大使館門前經過。
不知道美國駐民國大使司徒雷登透過大使館窗戶看到這一幕時作何感想。
本篇先到這里了,下一篇再繼續介紹摩托化的解放軍。
覺得碼字的文章還行,走過路過看過的朋友還請贊個粉個轉個。
謝謝大家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