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紅星新聞報道,在特朗普上任后,美國民主黨的支持率已經跌至歷史新低。在此之際,美國前總統拜登告訴民主黨領導層,自己可以“重返(政壇)”,為該黨籌集資金并幫助該黨開展競選活動。知情人士稱,拜登在上月與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肯·馬丁會面時提出了這一想法。近日被問及怎么看待“拜登重返政壇”時,總統特朗普回應稱:“但愿如此”。有報道稱,現在的民主黨人對未來感到迷茫。退役海軍官員莉安娜·特雷爾表示:“我們想聽聽民主黨現在有什么計劃。我覺得我們不應該光說不做”。
特朗普(資料圖)
或許這與拜登即將重返政壇有關,此外拜登的年齡也成為爭議的焦點。現年82歲的拜登是美國歷史上最年長的總統之一,許多民主黨人認為,他更多代表著民主黨的過去,而不是未來。在2024年大選中,拜登的年齡和健康狀況已經成為共和黨攻擊的焦點之一,許多選民認為他缺乏活力和創新精神。因此,一些黨內人士擔心,拜登的回歸可能會進一步加劇選民對民主黨領導層老化的擔憂。然而,也有部分民主黨人支持拜登的回歸。
拜登的“重返政壇”并非簡單的個人選擇,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政治戰略布局。在民主黨內支持率持續低迷,黨內新生力量崛起的情況下,拜登的回歸具有多重意義。首先,他擁有豐富的政治經驗和龐大的人脈資源,可以為民主黨在未來的選舉中提供寶貴的支持。其次,拜登的號召力依然不容小覷,他可以有效地動員支持者,為民主黨籌集資金,并提升黨的公眾形象。最后,在面對特朗普持續不斷的攻擊和共和黨的強勢反撲時,拜登的回歸也體現了民主黨應對危機的決心和戰略選擇。
拜登重返政壇的這出戲,其實就是兩黨權力游戲的一個縮影。特朗普的“祝福”是刀刃,拜登的回歸是賭注,而民主黨的困境,早已超越個人成敗,成為美國社會撕裂的鏡像。當政治人物都在沉迷于“重返舞臺”的戲碼時,誰還記得選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拜登這次回歸,能給民主黨帶來轉機嗎?還是說,他只是在為自己的政治生涯做最后的掙扎?
拜登(資料圖)
美國政壇內斗激烈之際,一個令人意外的場景在中國上演:當特朗普政府與民主黨正在華盛頓展開激烈交鋒,27家美國企業的高管卻組團來到中國,參加"中國發展高端論壇"。這種鮮明對比令人深思:為何美國企業選擇在此時密集赴華?說起美國這幾年的政壇,簡直就是一出大戲。特朗普政府上臺后,直接來了個大翻盤,搞得整個華盛頓雞飛狗跳。
對此,加州州長紐森簽署兩項法案,劃撥5000萬美元專項資金對抗特朗普政策:這場對抗早有預兆——紐森在特朗普勝選后立即召集特別立法會議,制定“防特朗普”預案,其簽署法案時刻意避免使用刺激性措辭,卻難掩與聯邦政府的角力本質。加州與共和黨聯邦政府的對抗可追溯至2017年。時任州長布朗曾公開拒絕特朗普的氣候政策,通過《信任法案》賦予非法移民特殊權利,開啟“加州模式”對抗先河。
美國抗議(資料圖)
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企業訪華也是值得揣摩的。據介紹,今年年會的參會企業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參會跨國企業國家范圍廣。共有21個國家86位跨國企業的正式代表出席論壇,比去年增加3個國家。其中,來自美國的企業數量最多,共27家,包括蘋果、聯邦快遞、輝瑞、嘉吉等,歐洲企業28家,包括寶馬、匯豐、博世、雀巢等。二是首次參會的跨國企業數量創新高。今年第一次派正式代表參加論壇的企業有17家,包括英特宜家、博楓、安博、天絲等,為歷年數量最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