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化工信息周刊消息,中國已連續40天沒有從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據報這是近兩年來最長的間隔期,因為貿易商被迫將貨船轉移到其他地方,以避免中國對這種超冷凍燃料征收關稅。根據彭博匯編的船舶追蹤數據,此次停運是自2023年6月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大宗商品追蹤公司Kpler的數據顯示,目前也沒有任何美國液化天然氣運往中國。彭博社報道認為,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貿易戰有可能使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賣家和買家脫鉤。
自特朗普政府宣布對所有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以來,中方反擊的每一步都踩在美方痛點。美國能源信息署統計顯示,中國曾是美國液化天然氣第二大買家,如今中方切斷市場,直接導致美國得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天然氣庫存不堪重負,有美國貿易商哀嘆:庫存成本每天吞噬著數百萬美元的利潤。相比之下,我們自己受到的影響很小,因為我們早就實現了能源進口的多元化。
美國白頭海雕(資料圖)
彭博社進一步透露,原本與美國賣家有長期合作的中國買家,正在將這些天然氣轉售給歐洲,并且不打算與美國賣家繼續簽訂新協議,而是尋求從亞太地區或是中東采購天然氣。在這之中,就讓澳大利亞撿了個大便宜。3月17日當天,澳大利亞能源巨頭伍德賽德能源宣布,與中企簽署了一項天然氣大單:自2027年起,伍德賽德將在15年內每年向中國供應約60萬噸液化天然氣。
市場越發展越多元化,美國要是還實行那套單邊主義,別說現在了,未來也將會被市場拋棄。根據國際能源署預測,到了2023年,全球LNG貿易將大幅度增長到40%,其中,我們國家將新增需求35%。到時候美國要是執迷不悟,不僅會在LNG市場上失去中國這個大客戶,還會在全球能源市場中逐漸徹底邊緣化。
肉類生產車間(資料圖)
現在根本看不到油美國的LNG船往中國開。這對美國那些做LNG生意的人來說,簡直是毀滅性的打擊,原來每個月都能穩穩賣給中國40萬噸LNG,這下全沒了,美國企業也只能干瞪眼,看著中國這個大市場就這么沒了。中美之間的經貿往來,本來就是互利共贏的,雙方互相買對方的東西,滿足自己國內生產發展的需要。要是美國挑起貿易戰,那結果肯定是兩邊都沒好處,根本沒有贏家。
另外,美國政府當地時間3月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數百家美國牛肉企業的對華出口資格于16日到期后,美國對華牛肉銷量大幅下降。截至3月20日當周,美國對華牛肉出口量幾乎為零。路透社同日報道稱,牛肉是中美貿易緊張關系升級的例證之一。美方挑起貿易爭端后,中方對美國肉類和其他商品加征關稅,使這些產品對中國買家的吸引力下降。
商務部(資料圖)
美國牛肉貿易商和美國肉類出口聯合會表示,在3月16日美國豬肉和家禽加工廠出口資格也即將到期時,中方更新了這數百家企業的出口資格注冊,但數百家牛肉企業的資格到期后到現在依然沒有續簽。這對于美國牛肉出口商來說影響巨大,據美國農業部給出的數據顯示,在3月16日美國數百家企業對華出口資格到期之后,當周美國對華出口的牛肉總量就銳減到了54噸,而前一周的銷量也遠低于正常值僅有192噸。
如今,美國牛肉廠商們一片哀嚎,直言“對華出口量幾乎為0”,情況變得更加復雜了。特朗普關稅政策帶來的影響,遠不止于此,對于美國農業出口商來說,最近幾個月堪稱是“至暗時刻”。中方一系列反制措施落地,這意味著美國的出口商們,不得不尋求其他的替代市場,來填補損失在華市場份額的空缺。但環顧全球,又有誰能替代中國這樣龐大的消費市場呢?美企只能一邊抱怨,一邊期待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盡快調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