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召開的“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上,記者從北京市發改委獲悉,近年來,北京民營經濟發展迅速,已形成2個收入萬億級民營集團、5個千億級民營集團。
過去幾年,北京市經濟總量先后跨越3萬億和4萬億兩個大臺階,2024年達到4.98萬億、增長5.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約3.2萬美元、居全國首位。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作為首都,教育、科技、人才資源豐富,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顯著,開放型經濟持續壯大,京津冀協同發展縱深推進,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帶來了很多新的機遇、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吸納就業超過60%,企業數量超過95%,形成了2個收入萬億級民營集團、5個千億級民營集團。
據介紹,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決策部署,陸續出臺了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行動方案、年度工作要點和一系列配套實施政策,建立了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聯席會議制度和常態化與民營企業溝通交流機制,形成了由40家市級部門、各區聯動協作的工作體系。
每天新增科技企業300多家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支持民營企業在“五子”聯動中發揮重要作用,北京市出臺了眾多務實舉措,支持民營企業深度參與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北京每天新設科技型企業數量超過30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及獨角獸企業數量領跑全國。2024年全市數字經濟增加值達2萬億元,增速達到7.5%左右,位列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第一梯隊。科技服務業以占全國一成的企業數量,創造了兩成的收入,貢獻了三成的利潤。
同時,北京市支持民營企業成為“兩區”制度型開放的中堅力量,開放牽引力有效提升。實施服務民營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專項行動,打造了全國首個數字企業出海創新服務基地。支持民營企業在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雙標桿城市建設中走在前列,建設國家數據管理中心、國家數據資源中心和國家數據流通交易中心,打造成為國家數據科技創新策源地和發展高地。支持民營企業以高品質供給滿足市場需求,市場拉動力逐步增強。“北京市建立了面向民間資本推介重點領域項目長效機制,截至目前,已分13批推介了近1300個項目、總投資超1.7萬億元。”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連續實施1500余項營商環境務實舉措
民營經濟快速發展的背后,是北京市不斷優化提升的營商環境。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北京市在行政審批、監管執法、政務服務等方面連續實施1500余項營商環境務實舉措,2024年,依托“服務包”“服務管家”機制解決企業訴求5.8萬個。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推行非現場監管,全面實現“掃碼檢查”,推出政策服務、數字服務、熱線服務“三送”服務,12345企業熱線訴求解決率和滿意率均超過97%。
“未來,北京市仍將堅持以首善標準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聚焦市場準入,解決好隱性壁壘的問題;聚焦市場環境,解決好公平競爭的問題;聚焦權益保護,解決好市場秩序的問題;聚焦創新優勢,解決好顛覆性創新潛能釋放的問題。”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還將聚焦要素配置,解決好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在打造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完善盡職免責機制等方面先行先試。同時提升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的包容性和適配性,更好地服務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趙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