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沈丘縣紙店鎮依托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槐山羊肉”的品牌優勢,通過科技賦能、模式創新、三產融合,趟出了一條獨具地域特色的鄉村振興路。
在紙店鎮盧莊村槐山羊養殖繁育基地,科研人員正專注于槐山羊的提純復壯工作。作為全鎮種業創新的核心區,這里承擔了優化槐山羊品種的重任。據基地負責人介紹,他們通過與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專家團隊合作,運用現代高效繁殖技術,成功提升了槐山羊的良種利用率和繁殖效率。
“我們槐山羊研發中心現在的主要工作是槐山羊的保種育種群體擴繁,現在做的有槐山羊種群的提純復壯,經過幾年的努力,由之前的瀕臨滅絕到現在超五千只的規模,有效地保護了槐山羊這個地方品種,增加了遺傳資源的多樣性。”河南牧業經濟學院駐研發中心負責人于威海說。
與盧莊村的科研創新不同,白果村延續著槐山羊傳統養殖模式。這里的養殖戶傳承著數百年的養殖經驗,依托散養與舍飼相結合的方式,確保了槐山羊的獨特品質。
“我們合作社養槐山羊1000頭,每年出欄500頭,每年收入80萬元左右,帶動附近50戶每年多掙2萬元。”大民牧業合作社負責人王紅霞說。
傳統養殖與現代市場的結合,讓白果村的槐山羊養殖成為村民穩定增收的重要產業。
在盧寨村,“企業 + 合作社 + 農戶”的聯農機制正煥發新活力,通過 “借羊還羊”的模式既降低了養殖風險,又激發了群眾的參與熱情。
“我們企業采用‘企業+合作社+農戶’聯農機制,村民可通過合作社認養槐山羊,由企業提供技術指導和保底收購。并且我們與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建立了合作關系,定期邀請專家前來指導,從飼料配比到疫病防治,全程為農戶提供技術保障。現在養殖戶越來越多,大家的收入越來越高了。”河南省益銘槐山羊農牧服務有限公司經理孫敬楊說。
截至目前,紙店鎮槐山羊存欄量突破5000只,帶動農戶年均增收2萬元,科技正成為產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核心引擎。
“槐山羊產業是紙店鎮鄉村振興的核心引擎。我們以‘產業強鎮、生態立鎮、富民興鎮’為目標,整合政策資源,推動全產業鏈升級。通過完善道路基礎設施、發放養殖補貼、引入電商平臺等措施,助力槐山羊品牌‘出圈’。2025年,計劃投資擴建千畝生態牧場,并聯合高校研發深加工產品,如預制菜和羊絨制品,力爭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未來,我們將深化‘產學研游’融合,打造從育種到餐桌的全產業鏈,讓槐山羊成為紙店鎮的金字招牌。”紙店鎮副鎮長侯坤說。
周口廣電融媒體記者 沈琳桂 沈丘臺 黃白玉 楊昕月
編輯/孫紅 審核/牛春霞 監制/武文科 總監制/程戰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