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大皖新聞報道,近日,有網民稱,“指鼠為鴨”局長江某某已調任上級部門工作,疑似升職。3月31日,南昌高新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告訴大皖新聞記者,江某某已不在昌東分局工作,仍是該局一位普通工作人員,沒有被升職。對于江某某是否曾受到降級的處分,該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
“沒有升職”,不是個壞消息,但也不是個好消息。網友的疑問是:沒有升職,是不是意味這個當著全國人民的面,撒下彌天大謊的公職人員,在此事件后毫發無損,沒有受到任何處理?
2023年,江西一高校有學生在食堂吃出疑似為“鼠頭”的異物。后經官方調查,判定異物為老鼠類嚙齒動物的頭部。此事件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就是南昌高新區市場監管局昌東分局的介入,時任該局局長的江協學面對鏡頭一本正經地表示,“經反復對比,確認這個異物是鴨脖”。隨后,江西省多部門成立聯合調查組展開調查,給出了最終結論:經國內權威專家的專業辯識,判定異物為老鼠頭部。
塵埃落定,輿論嘩然,至此,“指鼠為鴨”齊名歷史上著名的“指鹿為馬”,成為一起可以載入史冊的公共事件,“睜眼說瞎話”有了最鮮活的素材。相比學校食堂吃出老鼠頭,人們更加難以置信的是,在多方證據都指向老鼠頭的時候,監管部門的公職人員居然言之鑿鑿地稱是“鴨頭”。
食堂里吃出老鼠頭,校園食品安全問題堪憂,學校和食堂的經營都都難逃責任。但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理解學校說謊,涉事企業說謊,因為他們各自有各自的動機和訴求,其言行具有可預期性。
唯一不能理解的就是,身為獨立的第三方,負有監管之職的公職人員說謊,因為他們是守護公平和真相的最后一道關口,也是老百姓在食品安全的信心之源。不去解決問題而是掩蓋問題,沒有發掘真相而是背書謊言,就會引發一場巨大的公信力泥石流。人們有理由相信,他們可以在這個問題上說謊,也可以在那個問題上說謊,今天可以說謊,明天也可以說謊,對于監管部門來說,公信力的坍塌,才是最致命的傷害。
“指鼠為鴨”事件發生后,食堂被吊銷營業執照,相關企業被頂格處罰,涉事學校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政一把手雙雙被免職,處罰不可謂不重。但直至今日我們才發現,當年那個站在鏡頭前公然說謊,創造“指鼠為鴨”這個經典網梗的局長居然沒有被處理,只是“沒有升職”而已,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監管者同樣也需要被監管,如此才能形成正向機制,督促監管部門和公職人員守土有責。對于履職不力的監管人員適時啟動問責,才是關鍵所在。
江局長的責任不大嗎?如果他不了解真相,沒有經過調查就做出錯誤結論,是為玩忽職守。如果他明知真相,卻要在公共場合為問題企業背書,是為濫用職權。也因為他的一句話,本來可以就地解決的一起食安全事件,江西省需要成立多部門調查組,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展開調查,浪費公共資源,造成監管部門的公信力危機,隱性損失不可估量,影響力和破壞力延續至今。
如果全國人民的憤怒和指責,都撼不動一個小小的分局長半分,那么我們不禁要問:對于公職人員的問責程序,究竟何時以及在何種情況下才能啟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