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個關鍵倒計時的不斷逼近,憂心忡忡的美國盟友,多次對特朗普政府發出警告,希望美方能“收回成命”。在此之際,即將被中美“左右夾擊”的這國,卻突然得到了中方“網開一面”的承諾。美盟友下一步會怎么走?中方又有著怎樣的考量呢?
法國總統馬克龍
據外媒報道,近日,剛結束兩天訪華行程的法國外長巴羅表示,他已經得到了中方高層的承諾,中國對法國干邑白蘭地,可能永久征收額外關稅的時間,將由原定到期時間4月5日,再次推遲三個月。隨后,中方會根據調查結果,做出最終的決定。
巴羅指出,這次延遲是“非常關鍵”的第一步,有助于避免針對該行業的規定突然生效,為法國的酒類生產商提供“喘息”機會。
他還強調,法方將致力于采取“進一步的行動”,來“完全解決”這個問題。當被問及三個月的“緩刑”后。會發生什么時,巴羅承認,結果仍然“不確定”,但他對此表示樂觀。
中法外長會面
事實上,由于歐洲方面不顧中國反對,執意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關稅,自去年10月以來,中方就對歐盟的白蘭地,實施了臨時反傾銷措施。
這一決定對歐盟,特別是法國的影響尤為明顯。因為幾乎所有出口到中國的白蘭地,都產自法國,而中國市場占據了法國白蘭地出口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根據今年2月的行業報告,由于中方采取的反制措施,法國干邑白蘭地行業,每月損失高達5000萬歐元。因此,法國政府迫切需要尋找解決方案,以緩解國內企業所面臨的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此次采取的,是以“保證金”形式的臨時反傾銷措施,而非直接加征關稅。這足以證明,中方依然希望通過對話與協商的方式,來解決貿易分歧,以維護中歐之間正常的貿易關系。
法國白蘭地
然而,未來的形勢依然不明朗。如果最終的調查結果出爐,中方很可能會根據結果反饋,永久性地對法國白蘭地加征額外關稅。
在此之際,法國外長特意訪華,其實也是希望通過向中方,展現法方的誠意和積極的態度,來贏得這三個月的緩沖期。不過,要想徹底解決這一矛盾,法方在接下來的行動中,尤其是在電動車關稅問題上,必須展現出更大的積極性。
實際上,除了白蘭地產業之外,法方還面臨著更大的“危機”。距離美國宣傳已久的“對等關稅”政策正式生效,只剩下不到兩天時間,但對于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盟友,特朗普沒有表現出絲毫的“手軟”跡象。
特朗普與馬克龍
不久前,馬克龍還公開表示,他已經向特朗普表明,一味地加征關稅,并不是一個好主意。但如果事態真的發展到這一步,歐洲也不會“坐以待斃”,必將采取對等的反制措施,來“維護自身權益”。
在這種情況下,巴羅從中國帶回的“好消息”,也就讓馬克龍稍微松了口氣,讓法國暫時避免陷入和中美兩國,同時打“貿易戰”的局面。但中方給出的三個月,只是一個“臨時緩沖”,如果法方及歐盟想徹底“破局”,必須得做出更多的行動和改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