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頂級人才逃離美國硅谷,中國芯片能否再迎來新的突破?
3月底傳來好消息,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網站人事任命欄出現了一張了不得的人物照片,美國蘋果公司首席工程師,孔龍。從復旦官網信息顯示,孔龍目前在該學校擔任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
蘋果首席工程師突然回國,這一幕不由得讓人回想起當年錢學森的坎坷歸國路,但這一次,中國不再是“追趕者”,而是主動改寫規則的主導者。全球手機芯片市場爆出數據,中國企業份額占比51%,直接碾壓美國。
中國芯的黃金時代,真的要來了嗎?
硅谷人才地震,逃離已成主流
孔龍的履歷,算得上硅谷華人工程師的天花板級別,他是上海交大微電子本科、UCLA博士、蘋果射頻芯片團隊核心成員。
從iPhone的初代射頻芯片,到引爆全球的U1、U2、H2三款“黑科技”,它的技術幾乎刻進了蘋果的生產DNA鏈條。但正是這樣一位硅谷寵兒,卻在巔峰期突然轉身。在蘋果造芯片是為了賣手機,但孔龍在復旦,能教出100個‘孔龍’,造出中國標準。
這就是頂級人才的魅力。
射頻芯片正是美國對華技術封鎖的“卡脖子戰場”,5G基站、智能手機、甚至未來的6G,全都繞不開這顆米粒大小的芯片。而孔龍的回歸,瞄準的正是這塊硬骨頭。
據公開資料顯示,孔龍的研究方向就是模擬/射頻/混合信號集成電路設計,這也就意味著,孔龍在蘋果累積的經驗,或許能幫助中國科技在射頻芯片上再上一個新臺階。
回國,歸鄉,他的選擇絕非孤例。近三年來,中國芯片設計領域歸國人才暴增300%,華為、中芯國際、長江存儲等企業的實驗室里,擠滿了從硅谷、新竹、東京飛回來的技術大牛。
這群人帶來的不僅是技術,更是一場無聲的科技革命。
如今中美在科技領域的對抗,也表明中國芯正處于“生死時速”的關鍵階段。
美國對華為的制裁仍然在路上,目標直指5G射頻芯片。截止到今年,荷蘭ASML的EUV光刻機依然對中國禁運;臺積電的3納米工廠,至今未向大陸開放代工渠道。
但中國芯的應對之策,卻讓對手措手不及。
中國市場數據表明,現在用成熟工藝打高端局,科技行業蓄勢待發。
當美國死磕3納米時,中芯國際的55納米芯片產能占全球28%,成為汽車、家電芯片的冠軍。
用“市場換生態”,數據顯示,華為鴻蒙系統裝機量突破8億、小米OV橫掃全球手機市場、比亞迪車機芯片自研率超70%。這些終端巨頭構筑的“國產化生態”,正在為國產芯片提供一條“免死于價格戰”的長城。
用人才破除技術壁壘,孔龍的回歸只是冰山一角。在清華北大微電子學院的招生名單里,MIT、斯坦福畢業的導師比比皆是,華為“天才少年計劃”中,甚至有00后博士帶隊研發6G技術。這場人才的流動,正在改寫科技博弈的格局。
中企51%份額背后
如果說孔龍的歸國是信號,那么市場份額數據就是實錘。
2024年四季度,全球手機芯片市場徹底變天,聯發科以34%的份額穩坐頭把交椅,蘋果、高通、紫光展銳、華為海思緊隨其后。
而按國家劃分,中國企業(聯發科+紫光展銳+海思)合計占比51%,直接包攬半壁江山。更狠的是,這一數字在2024年三季度曾沖到54%。相當于全球每賣出兩部手機,就有一部裝著“中國芯”。
但爭議也隨之而來,聯發科總部在中國臺灣,算不算“純正”中企?
即便拋開這層爭論,紫光展銳(14%)和海思(3%)的17%份額,也足以讓美國脊背發涼。要知道,美國三大巨頭(蘋果、高通、谷歌)的合計份額,至今未能突破50%大關。而華為手機的問世,更讓海思的潛力成了未知數,搭載海思麒麟芯片的華為手機銷量暴漲200%,直接帶動海思份額從1%飆到3%。
“中國芯”正在帶動全球產業鏈重新定價。
孔龍們的歸來和中國芯的爆發,絕非偶然。十年前,中國芯片產業還深陷“山寨機”泥潭;而如今,華為的5G專利數全球第一、紫光展銳拿下全球70%的兒童手表芯片市場、聯發科的天璣系列與高通驍龍正面硬剛。
“國家海外高層次青年人才”計劃、示范性微電子學院、集成電路一級學科等等。中國對芯片的投入,早已從“百億”升級為“萬億”。
僅2024年,半導體產業基金規模就突破1.2萬億元,相當于每天燒掉33億!這種“燒錢式投入”在全球引發磁吸效應。
MIT一位教授曾調侃,現在硅谷華人工程師聚會,話題早就從‘誰跳槽去谷歌’變成了‘誰拿到了中國人才計劃的offer’。
產業爆發催生“技術奇點”,中芯國持續突破時,全球才猛然驚醒,中國芯的短板正在以恐怖速度被填補。更可怕的是,這些技術突破形成了“鏈式反應”,華為手機的回歸帶火了海思,海思的壯大反哺了中芯國際,而中芯國際的產能又喂飽了長江存儲。
良性循環之下,這樣的蝴蝶效應讓整個行業呈現出積極發展態勢。
未來已來!我們正在見證什么。
回看1917年,錢學森赴美時,中國連一顆螺絲釘都要進口;而今天,孔龍歸來時,中國芯已拿下全球半壁江山。
這是殘酷的產業真相,當國家戰略、產業爆發、人才野心三重浪潮疊加時,任何技術霸權都會土崩瓦解。
或許用不了十年,當美國人拆開最新款中國,發現里面裝的是中國芯時,這場逆轉才真正實現,而歷史會記住這個春天。
參考資料:
蘋果公司首席工程師孔龍,已歸國入職復旦大學!
2025-03-29 17:23·紅網·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