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趙小康 通訊員 韓龍 何明鴿 文/圖)近年來,乾縣始終堅持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總抓手,通過推進農產品質量、強化品牌引領等舉措,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推動農業高質高效發展。
推進質量安全。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工程,全面推行農產品銷售“合格證+追溯碼”標識模式,通過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大數據智慧監管平臺,為乾縣綠韻種植專業合作社等16家生產主體安裝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可視化實時遠程監控及檢測設備,實現農產品質量全域監管、追溯和全面評估。加大風險監測及監督抽檢工作力度,完善監管和檢測機構,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管理,增強家庭農場、合作社、企業對產品質量安全的意識,從而提高產品質量,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強化品牌引領。積極推動農業品牌建設,以糧食、蔬菜、水果、畜牧等農業產業為重點,聚焦農業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等經營主體,堅持科學綠色可持續的產品理念,以品牌引領產業優化,做大做強公共品牌,打造一批受消費者信賴、市場競爭力強的乾縣農業品牌集群。加大農產品品牌目錄中的品牌農產品營銷推介力度,依托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農交會、博覽會、中國農民豐收節等展會、節慶活動,對品牌農產品大力宣傳推介。積極建設“互聯網+品牌農產品”營銷體系,構建銷售網絡、建立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多渠道、深層次開展網絡營銷, 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強化科技支撐。積極推廣運用保護性耕作、精量施肥播種、高效植保、節水灌溉、秸稈處理等農業機械化技術及裝備,大力實施以農業裝備為引領的“五良融合”工程,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推廣實施陜西省乾縣國家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建設項目(小麥),實現小麥生產作業從粗獷到精確、從有人到無人方式的轉變。通過引入智能農業裝備、建設智慧農場和數字農業工廠(基地),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和農產品質量,還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盤活資源賦能。聚焦盤活農村“三資”,對全縣各村集體資產(資源)進行全面清理、造冊登記,探索“閑置空地+N”模式,積極引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第三方企業等農業經營主體,采取承包、租賃、參股分紅等方式盤活各類閑置資源,用活用好“沉睡資源”,因村施策助力村級集體經濟多元化發展,變撂荒地為“良田”。積極深挖鄉土人才資源,組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果蔬土專家、民間手藝人等鄉土人才隊伍,引導鄉土人才帶動產業發展、帶領技藝傳承、帶動群眾致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