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網援引法新社報道,在歐盟農民抱怨“不公平競爭”之際,負責農業和食品事務的歐盟委員會委員克里斯托夫·漢森28日聲稱,歐盟計劃在6月協議到期后減少進口烏克蘭農產品。他表示:“進口配額不會和之前一樣,所以確實會減少進口。”報道稱,自2022年起,歐盟對從烏克蘭進口的農產品免征關稅,以支持基輔應對俄羅斯的軍事行動。面對歐盟國家農業組織認為這是“不公平”競爭的抗議,歐盟在2024年延長這一計劃時對某些產品的免稅數量設置了上限。
俄烏沖突進行了三年多的時間,烏克蘭不僅有上百萬人傷亡,并且還丟掉了大片領土,就連種植著農作物黑土地也被俄羅斯侵占,而這也對烏克蘭的農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要知道烏克蘭是一個農業大國,更是歐洲的糧倉。烏克蘭每年都出口大量的農作物,包括玉米、大麥、小麥、葵花籽等等,包括歐洲中東在內的地區和國家就是烏克蘭農產品的主要出口國,而如今,烏克蘭卻收到了一個噩耗,將對烏克蘭的農產品出口造成重大影響。
烏克蘭出口農產品(資料圖)
要知道,烏克蘭作為農業大國,農業是烏克蘭農村地區的主要就業來源。而烏克蘭的農產品出口又嚴重依賴歐盟市場,出口受阻很可能導致農產品過剩、農民收入銳減,加劇貧困問題。德國如今也準備取消給烏克蘭難民的補助,消除對烏克蘭難民的特殊對待。因為德國已經在這上面花費了太多的時間以及金錢了。而且隨著美歐分裂,歐盟預備在軍事上實現獨立自主,各國在經濟上的缺口也就越來越大。連軍備都打算貸款購買,有哪里來的錢援烏呢?
2024年與歐盟的免稅貿易為烏克蘭帶來410億美元,約占出口收入的十分之一。該報強調,盡管歐盟和基輔已同意擴大相互進入對方市場的機會,但迄今為止在這個方向上尚未取得任何進展,雙方官員都擔心延長免稅制度的時間太短。不過,一位歐盟官員表示,延長現有協議是最有可能的方案。歐盟委員會的一位消息人士告訴《金融時報》,烏克蘭將很快收到關于推動關稅相互自由化的建議。
歐洲峰會(資料圖)
據光明網報道,由法國和英國主導、旨在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的“志愿聯盟”日前在法國巴黎舉行峰會。法英兩國計劃牽頭在俄烏實現停火后向烏克蘭派遣一支“保障部隊”,但并非所有“志愿聯盟”參與方都將派出人員參與這支部隊。據媒體報道,會議未達成協議。分析人士認為,為支持烏克蘭而建立的“志愿聯盟”,是當前美歐緊張關系催生的產物,也是歐洲追求戰略自主的又一舉措。然而,志愿易聚,聯盟難成。
歐盟認為,只有在“俄羅斯從烏克蘭全境撤軍”之后,才可能放松對俄制裁。與向烏克蘭派遣西方國家軍隊的想法一樣,這一要求顯然也不可能得到滿足。俄方認為,英法兩國表面上是在討論向烏派遣維和部隊,但實際上是在醞釀對烏實施軍事干預。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指出,俄方堅決反對這種注定將引發俄與北約直接沖突的方案。近幾周來,圍繞向烏克蘭派遣西方維和部隊一事出現了大量傳言。例如,馬克龍說,這些維和部隊應作為“遏制俄羅斯的預備隊”被部署到某些“戰略地點”。
馬克龍與澤連斯基(資料圖)
烏克蘭,正在以自己的土地和人民為代價,成為一場政治豪賭的賭注。歐洲雖然頻頻呼吁“戰略自主”,卻在關鍵時刻頻頻陷入“集體癱瘓”。這場“保障部隊”計劃若無法獲得合法授權、明確職責和統一指揮,只會成為又一紙空文。而巴黎峰會,不過是又一次“歐洲開會,烏克蘭出血,美國缺席”的典型縮影。等到真正的重建來臨,歐洲是否還有足夠的政治與資源籌碼介入?這個問題,恐怕才是比“派不派兵”更現實的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