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英國在位于諾斯伍德的英國國防部常設聯合總部召開閉門會議。英國首相斯塔默出席會議,來自二十多個國家的高級軍方領導人共同參與,由英法兩國領導的所謂“意愿聯盟”商討建立“烏克蘭維和部隊”的具體方案。英國媒體稱,這次會議或標志著“維和計劃”進入行動階段。當地時間15日,英國首相斯塔默與二十余位領導人舉行線上會議,討論烏克蘭問題。
分析人士指出,歐洲如今的行為有兩個主因:一是美國的“脫歐”主張,使歐洲在感到驚慌的同時找到了“自立”的契機,二是俄羅斯及其前身幾百年來對歐洲的壓力,讓歐洲在感到恐懼的同時,想方設法在抵御這種恐懼甚至是希望消彌這種恐懼的源頭。為此,歐洲不但在全力支持烏克蘭,更是出現了諸多加強與俄對抗的表態或行為,哪怕俄羅斯反復反對,但反對無效,歐洲人似乎樂此不疲。比如馮德萊恩拋出了8000億歐元的“重新武裝歐洲計劃”,馬克龍希望將法國的“核保護傘”擴展到歐洲盟友。?
英國首相斯塔默(資料圖)
近日,歐洲又想著把中國拖下水。22日,多家烏克蘭媒體和親烏克蘭的外國網友開始傳播一則消息,稱中國外交官正在布魯塞爾就加入歐洲的“自愿聯盟”舉行非正式會談,可能會參與該聯盟派往烏克蘭的“維和”部隊。消息稱,中方加入“自愿聯盟”將增加俄羅斯接受歐洲向烏克蘭派遣“維和”部隊的可能性,“無論如何,這都會成為一個微妙問題”。我們檢索了外網這個傳言的由來,源頭是德媒《周日世界報》的報道,然而德媒的原文卻表示它的信源也是來自所謂的“歐盟外交圈知情人士”。?
據湖北省人民政府發布消息,3月24日,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記者會。近日外媒報道稱中國已與歐盟商討在俄烏沖突結束后向烏克蘭派遣維和部隊的可能性。有外媒記者在記者會上就此事提問。郭嘉昆強調:“有關報道完全不屬實,中方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
聯合國維和部隊(資料圖)
24日當天,關于維和的問題,中國駐聯合國代表耿爽在安理會上明確表態稱,所有的維和行動需要遵循三個框架:(一)當事方同意,(二)中立,(三)非自衛或履行授權不使用武力。中方還特別呼吁,最關鍵的一點在于維和行動應聚焦核心授權,避免無序擴大。中國代表提醒當前全球局勢緊張且不穩定,各國需要加強對于維和的合作共識。各方認為中國的話題和焦點幾乎都是和俄烏沖突有關系,以及最近盛傳的歐洲“維和部隊”。簡單來說就是,中國支持以聯合國為框架的維和行動,這才是合法的。?
回想兩天前,歐洲媒體言之鑿鑿,稱中國可能加入由英法主導的烏克蘭維和行動。消息一出,像是給歐洲的計劃鍍了層金。可惜,想象很美好,現實很骨感。傅聰大使的發言,等于是給了歐洲一記響亮的耳光:中國就算要派維和部隊,也絕不會聽歐洲指揮,而是走聯合國正軌,按三原則辦事。想想看,歐洲單方面搞什么“維和部隊”,既沒俄羅斯同意,又不中立,壓根不符合聯合國框架。這哪是維和?分明是想借機在烏克蘭駐軍!中方直接點破:別拿中國當幌子,你們的算盤打錯了。?
俄羅斯總統普京(資料圖)
值得注意的還有,俄羅斯代表也表示了支持-在聯合國框架內維和行動-的立場。事實上聯合國是最好解決問題的辦法,原因在于俄羅斯、歐盟和美國三方都陷入了"安全困境"的惡性循環。美國對俄羅斯"擴張野心"的擔憂,與俄羅斯對北約"步步緊逼"的恐懼相互強化,導致危機持續升級。這種認知偏差使得任何停火倡議都難以突破"條件預設"的窠臼,必須要保證絕對中立。對于俄方來說,《明斯克協議》簽訂之后被歐洲國家維和部隊欺騙的情況還歷歷在目,他們不會上第二次當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