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本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這樣既方便您參與討論和分享,也能讓您感受到不一樣的參與體驗,感謝您的支持!
弟弟離世后,留下了一套價值百萬的房產,卻無人能夠繼承。
假如你是哥哥,你會怎么處理呢?
如今很多人為了安身立命之所奔波勞碌,甚至有些親兄弟因為爭奪房產鬧得不可開交。
但湖北武漢的一對夫妻卻歷經千辛萬苦,最終將這套價值百萬的房產交到了弟弟二十多年未曾聯系的女兒手中。
這一善舉贏得了眾多網友的稱贊,多家媒體也爭相報道。
大家原本以為這對夫妻家境富裕,所以才能如此淡然面對房產。
然而經過記者深入了解才發現,他們實際上只是生活拮據的普通人……
一、百萬遺產
李國平去世的那個夜晚,病房里彌漫著消毒水的味道,與夏夜潮濕的氣息交織在一起,整個走廊顯得格外沉寂。
自從李國平患病以來,他一直單身,沒有再婚,也沒有子女陪伴左右。
因此,所有的事務都是由他的哥哥李建平和他的妻子一手操辦。
這些日子以來,他們的付出和關懷,李國平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于是他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身后事托付給了哥哥。
李國平似乎感覺到自己即將面對生命的終點。
他用干枯的手臂抓住哥哥的手,斷斷續續地說道:
“哥啊,我恐怕活不了多久了。
這輩子沒什么可遺憾的,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我那二十多年都沒能聯系上的女兒。
等我走了以后,你一定要幫我找找她。
讓她有空到我的墳前磕個頭,
這樣我在地下也能安心了。”
說完,李國平便陷入了一片虛無之中。
弟弟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這讓作為哥哥的李建平心中五味雜陳,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
但他內心暗暗發誓,一定要幫弟弟找到女兒!
原來,弟弟李國平早年在河北石家莊打工時,認識了一位河南籍女子。
兩人性格相投,家境相似,在艱苦的打工生活中互相理解和支持。
很快,他們便墜入愛河并結為夫妻。
婚后,他們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兒。
起初,李國平一家三口其樂融融,他在單位也頗受老板重視,心情十分舒暢。
可惜好景不長。
由于經濟條件有限,他們在孩子的撫養問題上產生了分歧,經常互相指責對方不夠關心孩子。
經過一番商量后,兩人決定分開,各自安好。
就這樣,他們在女兒剛滿一歲的時候選擇了離婚。
之后,妻子帶著女兒回到了河南老家,而李國平則回到湖北武漢繼續打工,從此再也沒有聯系過妻女。
這么多年過去了,李國平始終無法找到自己的女兒。
后來生病后,他更是無力去尋找。
這顯然成為了他人生中的一大遺憾。
弟弟和女兒從小分離,二十多年都沒有再聯系,即使找了這么久也沒能找到。
作為哥哥的李建平甚至連侄女都沒有見過幾面,茫茫人海中,僅憑一個名字該如何尋找呢?
這讓李建平感到十分苦惱。
更讓他頭疼的是,接下來又遇到了一個新的難題。
在整理弟弟遺物的時候,李建平驚訝地發現,弟弟竟然留下了兩套房產。
一套是老家的自建房,另一套則是蔡甸區140㎡的商品房,總價值高達百萬。
然而弟弟生前并沒有對這些財產做出任何安排。
這筆巨額遺產頓時讓家族群里議論紛紛。
有人提出大義凜然的觀點,認為李國平沒有兒子,其財產應該歸宗族所有。
也有人同情李建平夫婦多年來照顧弟弟的不易,建議他們直接占有這些房產。
還有人引用《民法典》的規定,指出李國平的女兒李雨桐(化名)應該是其財產的第一法定繼承人。
面對各種聲音,李建平始終堅持自己的初心。
他堅決拒絕接管弟弟的遺產。
“弟弟生前那么牽掛自己的女兒,我要找到侄女,并且把房產親手交給她!”
李建平語氣堅定地說道。
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對于一個只知道姓名的侄女,李建平該如何尋找呢?
這簡直就像大海撈針一樣困難。
李建平猜測母女倆可能還在河南生活。
多次托人打聽,卻始終沒有消息。
轉眼間,大半年過去了,夫妻倆依然沒有任何頭緒。
這時,李建平的兒子提出了一個建議:
“爸媽,托人打聽總是沒結果。
不如我們親自去河南看看吧。
到時候見到妹妹了,咱們也好相認啊。”
李建平夫婦覺得兒子說得很有道理,于是踏上了前往河南鄭州的火車。
要知道,夫妻倆以前連省都沒出過,為了找到侄女,真的是拼盡全力了!
二、千里尋親
茫茫人海,去哪里尋找呢?
李建平夫妻倆幾乎跑遍了鄭州的大街小巷,卻依舊沒有找到侄女的蹤跡。
就在夫妻倆一籌莫展之際,妻子樂小紅突然想起丈夫曾經提到過:
弟弟和弟媳是在鄭州登記結婚的。
這樣一來,當地民政局或許會有他們的住址信息。
事實證明,李建平夫婦選擇的方向是完全正確的。
很快,他們便前往民政局詢問情況。通過一步步深入調查,范圍逐漸縮小。
最終成功找到了弟媳當年結婚登記所在的社區信息。
看到希望就在眼前,李建平夫妻倆急忙趕往社區,希望能夠獲取一些關于弟媳的消息。
他們向社區民警說明了情況,民警非常樂意幫忙,并讓他們安心等待電話通知。
在忐忑不安的等待中,李建平夫妻倆終于接到了民警的電話,他們成功找到了侄女!
原來,弟媳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去世,侄女由姨媽撫養長大,目前正就讀于某大學的大四。
3月13日,李建平第一次見到李雨桐時,手心里緊張得出汗,衣角都被攥濕了。
女孩從社區辦公室的走廊盡頭走來,高挑的身材幾乎要碰到門框,他恍惚間仿佛看到了三十年前的弟弟李國平。
李建平發現,當與侄女聊起父親時,雨桐總是低著頭,脖頸繃成一道倔強的弧線。
她后頸凸起的骨節像極了弟弟確診重病那晚,蜷縮在病床上不愿喊痛的模樣。
李建平忽然明白了為什么弟媳當年會帶著孩子遠走——這對父女骨子里都有著一種倔強的執著。
侄女的姨媽哽咽著說道:“孩子只知道父親在武漢,完全不知道父親已經去世,更不清楚還有房產和存款的事情。”
考慮到侄女學業負擔很重,李建平于是與她達成約定:
等到暑假的時候,一定要回老家蔡甸看看,同時辦理好遺產繼承手續。
三、圓滿結局
這次尋親之旅,跨越了千里之遙,歷時二十載之久,期間經歷了無數艱難險阻,但最終還是圓滿完成了。
李建平沒有辜負弟弟的囑托,相信泉下的李國平也能安息了。
其實,從私心角度來說。
雖然李國平的女兒李雨桐在法律上有繼承權,但是父女倆這么多年沒有聯系,侄女對這些房產也是一無所知。
再加上李建平夫婦多年照料生病的弟弟李國平,付出了金錢和精力。
事實上,如果李建平夫婦悄悄將這些房產占為己有,恐怕也不會引起太多爭議。
然而,李建平夫婦堅持不遠千里去尋找親人,堅決要把房產歸還給侄女,這種真誠的態度令人感動。
單憑這份心意,就已經價值連城。
后來,記者經過多方了解得知,夫妻倆的生活實際上相當拮據。
李建平是一名油漆工,靠體力勞動為生。
妻子樂小紅則從事家政服務工作。
兩人每月總收入不過6000元。
即便如此,面對種種情況,李建平夫婦依然毫不動搖,毅然決然地將房產歸還。
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中,李建平夫婦的選擇如同一面清澈的鏡子,映射出人性最真實的光輝。
他們既不是富甲一方的慈善家,也不是聚光燈下的道德楷模,只是一對為柴米油鹽奔波的普通夫妻。
但正是這樣一對被生活壓彎脊梁的夫妻,在百萬房產的誘惑面前挺直了腰桿,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信義”二字的重要意義。
李建平夫婦的珍貴之處,恰恰在于他們的“普通”。
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有日復一日的堅守。
在平凡的日子里,沒有波瀾壯闊的大作為,
有的只是那份在歲月長河中默默流淌、持續不斷的堅持,
宛如涓涓細流,雖無驚濤駭浪之勢,卻能長久流淌。
沒有浮夸不實的口號,唯有“問心無愧”的執念。
他們的故事呈現在公眾面前。
高尚并不需要依附于財富與地位,每一個平凡人在利益與良知的較量中,都能成為照亮人間的一盞明燈。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