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常青:真正的脾虛分6種!怎么調理,讓脾虛望風而逃!
李常青 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 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嶺南名醫。現定期在廣州宏韻中醫門診部坐診。
中醫常講,脾胃是后天之本,一個人脾胃好,身體才能更好地吸收營養,維持生命運轉,進而為長壽打下基礎。而脾虛,并非單一類型,細分有6種,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并分別分享一個中成藥教大家調理。喜歡本文的話,記得點贊轉發!
1.脾氣虛這類人總感覺渾身沒勁兒,稍微活動下就氣喘吁吁。飲食上,食欲不佳,飯后容易腹脹,大便也常常不成形。可以參考四君子丸來健脾益氣。
2.脾陽虛脾陽虛的人,除了有脾氣虛的癥狀外,還特別怕冷。肚子經常涼涼的,吃點生冷食物,就會腹痛腹瀉。可以參考附子理中丸來溫陽健脾。
3.脾陰虛脾陰虛的人,常常感覺口干舌燥,喝水也難以緩解,還會出現便秘的情況。舌質偏紅,沒有舌苔或舌苔很少。可以參考玄麥甘桔顆粒來滋陰健脾。
4.肝郁脾虛肝主疏泄,肝氣郁結會影響到脾胃的運化功能。這類人不僅食欲不振、容易腹脹、腹痛、腹瀉,還多伴有情緒問題,如抑郁、焦慮、易怒等,兩脅時不時脹痛。可以參考逍遙丸來疏肝健脾。
5.脾虛生濕脾主運化,運化能力降低就容易導致水濕積聚,這類人舌苔厚膩,舌體胖大有齒痕,身體沉重,容易頭昏,大便黏膩。可以參考參苓白術散來健脾祛濕。
6.脾虛生痰這類人除了食欲不好,消化能力弱,大便溏稀,喉嚨里還總是有痰,咳也咳不盡,肢體容易水腫。可以參考六君子丸來健脾化痰。
中醫李常青,專業治療脾胃病40多年了。擅長運用中醫藥及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消化內科疾病和疑難疾病,包括反流性食管炎、膽汁反流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糜爛性胃炎、慢性淺表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癌前病變、膽石癥、慢性膽囊炎、炎癥性腸病、便秘、功能性腹瀉、脂肪肝、慢性肝炎和肝纖維化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