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24日宣布,將于4月14日對尹錫悅總統涉嫌發動內亂案進行第一次公審。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刑事合議庭24日進行了此案的第二次審理準備程序,作出上述決定。尹錫悅當天沒有出席。檢察機關指控尹錫悅涉嫌與前國防部長官等共謀,在沒有戰時、事變或類似的國家緊急事態征兆情況下,宣布違憲、違法的緊急戒嚴等,于1月26日對其拘留起訴。
尹錫悅(資料圖)
當地時間3月24日,韓國憲法法院以5票反對,1票贊成,2票退回的結果,駁回了對韓國總理韓德洙的彈劾案,并恢復了他代理總統的職務。隨后,韓國第一時間向美國、中國、日本通報了相關結果。要知道,韓德洙成為代總統僅一周,就因為堅持阻攔憲法法院法官的任命,遭到在野黨彈劾。在尹錫悅案的審理過程中,作為證人的韓德洙給出了對尹錫悅有利的證詞,可見兩人政治利益捆綁在一起。
尹錫悅團隊主張公調處無權調查內亂罪,并稱公調處證據系非法獲取。事實上,尹錫悅團隊的這套行事方法,實為拖延戰術,他們試圖將焦點從事實指控轉向司法管轄權爭議。截止到目前,尹錫悅彈劾案已經百日未決。自2024年12月14日國會通過彈劾案以來,憲法法院已審理此案超過100天,遠超盧武鉉的63天和樸槿惠的91天。韓國憲法法院遲遲未宣判,既因案件復雜,也因擔心裁決引發社會動蕩。
尹錫悅(資料圖)
韓國總理、代總統韓德洙彈劾案,已經被韓國憲法法院駁回,韓德洙官復原職,繼續履行總理和代總統職權。韓德洙官復原職后,依然沒有任命韓國憲法法院第9名法官馬恩赫,外界認為這是韓德洙護航尹錫悅。其實,韓德洙之所以遭到韓國國會彈劾,原因之一就是拒絕任命3名韓國憲法法院法官;現在官復原職了,韓德洙自然會堅持到底,拒絕任命馬恩赫,繼續護航尹錫悅。
此次官復原職,與其講是韓德洙自身的勝利,倒不如說是執政陣營一次短促的喘息時機。對執政陣營而言,韓德洙的歸來意味著尹錫悅有了一道“護身符”。不過,這道符的時效恐怕不會太長。只因僅僅數小時過后,韓國法院就確定了尹錫悅涉嫌“發動內亂”一案的公審日期。從憲法法院的裁定,到地方法院對尹錫悅的起訴,韓國司法體系呈現出了極為罕見的分裂狀態。一面是駁回總理彈劾,另一面是推進總統審訊。
由于總理彈劾案爭議點相對較少,審理難度較小,憲法法院希望通過優先宣判韓德洙彈劾案來降低韓國政局的不確定性,從而盡量減少政府在經濟和外交事務方面的混亂。如果優先宣判尹錫悅彈劾案,在尹錫悅被罷免的情況下,韓國將面臨總統與總理同時缺位的“雙真空”。優先審理韓德洙彈劾案,如果憲法法院駁回,總理復職主持大局,即使后續尹錫悅被罷免,也能暫時穩定局勢。憲法法院還可借此次對韓德洙彈劾案的宣判“試水”韓國社會反應。
尹錫悅(資料圖)
韓國的司法體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尹錫悅政府若執意清算文在寅,可能會利用手中的權力和資源,突破文在寅的防線。當年樸槿惠執政時,文在寅憑借自身的政治影響力和民眾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樸槿惠,最終將樸槿惠送進監獄。但如今形勢發生了變化,文在寅卸任后,尹錫悅政府掌握了政權,開始對文在寅進行反攻。文在寅提拔尹錫悅這一決定,如今看來,似乎是一步錯棋,讓他陷入了被清算的危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