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常青:幽門螺桿菌大多是“吃”出來的,為了腸胃健康,這3種食物盡量少碰!
李常青 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 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嶺南名醫。現定期在廣州宏韻中醫門診部坐診。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導致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的重要因素,而很多感染都與日常飲食習慣密切相關。想要保護胃部健康,以下3種食物尤其需要控制攝入:
1.生冷食物未徹底煮熟的肉類,特別是生魚片、三分熟牛排等,可能攜帶活的幽門螺桿菌,直接食用相當于給細菌開了進入胃部的"綠色通道"。建議肉類一定要煮熟煮透,特別是免疫力較低的人群,更要避免生食。
2.腌制食品包括咸菜、臘肉、泡菜等高鹽食物,這些食品不僅含有大量亞硝酸鹽等致癌物,其高鹽環境還會損傷胃黏膜屏障,為幽門螺桿菌定植創造條件。有研究發現,經常食用腌制食品的人群,幽門螺桿菌感染率明顯高于普通人。建議日常腌制食品的攝入量每周不超過3次。
3.外賣路邊攤外賣和路邊攤方便快捷,深受上班族喜愛。但這類食物的衛生狀況往往參差不齊,有些商家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質食材,烹飪過程中也難以保證嚴格的衛生標準。長期食用,不僅營養不均衡,還增加了感染幽門螺桿菌的風險。且外賣包裝中的有害物質,在高溫下可能會滲入食物,進一步損害腸胃健康。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除了注意飲食,還要做到飯前便后洗手、使用公筷公勺、避免口對口喂食等。如果出現反復胃痛、腹脹、噯氣等癥狀,建議及時就醫檢查。
中醫李常青,專業治療脾胃病40多年了。擅長運用中醫藥及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消化內科疾病和疑難疾病,包括反流性食管炎、膽汁反流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糜爛性胃炎、慢性淺表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癌前病變、膽石癥、慢性膽囊炎、炎癥性腸病、便秘、功能性腹瀉、脂肪肝、慢性肝炎和肝纖維化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