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日報客戶端報道,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記者會。會上,法新社記者就長江和記集團出售海外港口一事提問。郭嘉昆表示,有關具體的情況,建議向中方的主管部門詢問?!白鳛樵瓌t,我想強調,中方一貫堅決反對利用經濟脅迫、霸道霸凌侵犯損害他國的正當權益的相關行為。”郭嘉昆說。
據香港《南華早報》3月27日報道,目前距離李嘉誠旗下的香港長江和記集團與美國貝萊德集團牽頭的財團簽署的兩座巴拿馬港口股權交易截止日期已經僅剩一周的時間,但該公司和香港特區政府之間的“博弈”仍在繼續。報道稱,目前長和集團和港府仍然在商討“合理的解決辦法”。據消息人士26日透露,港府在3月4日意外得知長和集團將向美方出售其所有海外港口業務后,立即與該公司取得了聯系。長和集團預計將從這筆交易中獲得190億美元現金。
巴拿馬運河(資料圖)
香港《大公報》兩次關于李嘉誠的港口交易發表看法,一篇提到“莫天真,勿糊涂”,另一篇則稱“偉大的企業家都是愛國者”。港澳辦也罕見地發聲,隱晦卻明了地對李嘉誠提出了要好好考慮接下來該如何行動的提醒。官方的立場已經很清楚,這筆港口交易可不是一般的商業交易,究竟是啥原因讓這筆交易如此受到關注呢?說到最大影響,那肯定離不開這些被出售港口的重要性。李嘉誠一次性打包出售的43個港口,真的是遍及全球23個國家和地區,泊位數量竟然達到了199個。
在巨大的輿論風波之下,李嘉誠家族的長和集團,依然在堅持推進與美國貝萊德財團的港口交易,其中巴拿馬的兩個港口被列為了優先事項。之所以李嘉誠要選擇“頂風”交易,港媒《南華早報》在3月27日的報道中給出了真相,原來雙方簽署的港口股權交易截止日期就是4月2日,距離現在已經只有最后的6天時間,如果長和集團不趕緊推進交易,那么就要面臨支付違約金的情況。不過與此同時,香港特區政府也正在與長和集團進行持續溝通。
李嘉誠(資料圖)
這場交易從啟動到官宣,僅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據知情人士透露,長和的老朋友高盛全程主導談判,貝萊德與李嘉誠家族的交情也起到關鍵作用。更耐人尋味的是,交易達成后,貝萊德CEO拉里·芬克第一時間向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匯報了進展,而特朗普高調稱贊此舉“有助于美國重新掌控巴拿馬運河”。然而,交易的核心邏輯遠不止表面上的商業考量。外界猜測李嘉誠嗅到了危險——特朗普多次威脅“收回”巴拿馬運河,巴拿馬政府也迫于壓力考慮終止與長和的合約。
有人問,李嘉誠是不是被逼急了?其實,比起“被迫”,更像是“先手”。早在2018年,美國就開始對巴拿馬運河周邊的外資港口進行審查,和記港口的運營壓力越來越大。如果再拖下去,這些港口資產很可能變成一堆燙手山芋。與其坐等被趕出去,不如高價套現,這才是李嘉誠的做事風格。更有意思的是,雖然他賣掉了海外的“皇冠珠寶”,但中國香港和內地的核心港口卻被他牢牢留住,比如深圳的鹽田港和香港國際貨柜碼頭。換句話說,他是把“雞蛋”從別人籃子里拿出來,裝進了自己更安全的籃子。
巴拿馬運河(資料圖)
實話說,從法律和實際操作的角度來看,這筆交易問題多多。首先,美國利用對企業的施壓,強迫李嘉誠出售港口,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經濟霸凌。特朗普早就放話要拿回巴拿馬運河,如今通過企業代理人來實現,性質其實一樣。特區政府可以利用《反外國制裁法》來進行反擊。李嘉誠說港口是“低效資產”,可是實際上情況恰恰相反。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看,這個做法也隱藏著不少隱患。一旦港口交接,中國的海運數據和物流布局等敏感商業信息,搞不好就會被美方截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