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日報報道,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記者會。會上,法新社記者就長江和記集團出售海外港口一事提問。郭嘉昆表示,有關具體的情況,建議向中方的主管部門詢問。“作為原則,我想強調,中方一貫堅決反對利用經濟脅迫、霸道霸凌侵犯損害他國的正當權益的相關行為。”郭嘉昆說。
目前距離李嘉誠旗下的香港長江和記集團與美國貝萊德集團牽頭的財團簽署的兩座巴拿馬港口股權交易截止日期已經僅剩一周的時間,但該公司和香港特區政府之間的“博弈”仍在繼續。報道稱,目前長和集團和港府仍然在商討“合理的解決辦法”。據消息人士透露,港府在3月意外得知長和集團將向美方出售其所有海外港口業務后,立即與該公司取得了聯系。長和集團在公告中表示,將出售其在23個國家43個港口的199個泊位的權益,其中包括在巴拿馬運河兩端的港口運營權益,價值高達230億美元。
李嘉誠(資料圖)
本月初,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集團,決定將其在全球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以230億美元的價格打包出售給美國的貝萊德財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那些位于戰略要地巴拿馬運河兩側的港口。這一交易在地緣政治和國際貿易領域,可謂是激起了不小的波瀾。李嘉誠的這一“背刺”動作,正值中美兩國圍繞巴拿馬運河問題博弈白熱化之際,自然引發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和爭議。顯而易見,此事不僅僅是一樁商業交易那么簡單,更涉及到國家戰略安全、地緣政治影響力、以及全球貿易體系的穩定。
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貿易國,比較多的業務涉及巴拿馬運河。數據顯示,中國是僅次于美國的巴拿馬運河第二大用戶,貨運量占運河總運輸量的21.4%。從全球地緣政治角度來看,美方長期在經濟、科技、軍事等領域對中國進行遏制,而港口及關鍵物流節點的控制權無疑是戰略競爭的重要籌碼。一旦這兩個港口的管理權落入美國資本手中,美方便可在關鍵時刻對中國航運企業施加限制,影響中國貨物流通。
巴拿馬運河(資料圖)
事實上,李嘉誠做到這一步,是有預兆的。在2019年,中國香港發生了一系列“暴亂”事件。然而,李嘉誠卻表示“要對我們未來主人翁亦都能夠網開一面,任何事情,包括政治問題都要兩面化,大家都能為對方想一想”。李嘉誠提到的所謂“未來主人翁”是誰?是“亂港分子”嗎?因此,李嘉誠的言論,當時就引發了大量的輿論抨擊。而且,李嘉誠當時已經因為所謂“摘瓜哲言”和“因果論”,使得個人風評急劇下滑,但他還要拋出“網開一面”的說法,可見其本性。
不過隨著中方通過各渠道密集發聲,李嘉誠出售巴拿馬港口股權的決定或將迎來反轉,因為在國家利益面前,李嘉誠事實上已別無選擇。實事求是地講,中方很少就商業行為進行如此高頻率的表態。先是港澳辦數次轉載香港媒體的報道,批評長和集團的這筆交易將會損害國家利益;后是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出面,要求外國政府為香港企業提供公平營商環境、反對使用脅迫手段,并表示任何交易須符合法律法規要求,港府會依法依規處理。
特朗普(資料圖)
李嘉誠現在回心轉意是完全來得及的,因為在港口的最終交割階段之前,至少有3大程序要走,第一,要經過歐盟等勢力的審核。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背刺了歐洲,歐盟會以德報怨,讓美國順利拿到港口嗎?第二,美國內部也有撕裂。有美國議員就擔心,和特朗普關系很好的貝萊德集團,在拿到港口經營權后勢力太大,民主黨日后怕是不好制衡。第三,港口業務雖然不是長和的主營業務,但發展可期,所以長和需要在內部召開股東大會,來進行投票表決。這三個階段雖然可以同時進行,但還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