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美國國防部當地時間21日宣布,國防部長赫格塞思下周將啟程前往夏威夷、關島、菲律賓和日本,這是赫格塞思任期內首次正式訪問“印太地區”。與傳統意義上美國防長任期內首次亞太地區行程不同,赫格塞思的目的地沒有選擇韓國,而是罕見增加了菲律賓。對此,接受《環球時報》采訪的專家認為,這種安排展示出美針對中國布局的意圖,大概率會鼓動菲進一步對華實施挑釁性行動。
這不是赫格塞思任后首次外訪。與前兩任美國防長任后首次外訪選址亞太不同,赫格塞思首訪前往歐洲三國。不過,在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的政策框架下,赫格塞思的到訪并沒有給歐洲盟友帶來多大安慰。他不僅公開警告歐洲別把美國當“冤大頭”,要求后者承擔更多防務責任;還在北約總部表示,美國未來將把軍事重點放在“印太地區”。如今,赫格塞思終于有機會在“印太”留下足跡。
赫格塞思(資料圖)
在美國防長赫格塞思訪問菲律賓前夕,菲防長特奧多羅高調表示要加強菲在南海的存在,“遏制中國在南海行動”。專家表示,美防長訪菲之際,菲惡意炒作所謂安全問題,一副狐假虎威的姿態,無法改變其是外部勢力干預南海的工具的事實。菲律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24日在菲武裝部隊西部司令部成立49周年儀式上的講話中“闡述了馬尼拉在南海遏制中國的計劃”。特奧多羅稱,菲律賓需強化武器裝備和軍事部署,以“主動遏制”威脅。
目前,隨著菲律賓參議院的調查結束,杜特爾特被抓的真相浮出水面。看起來,事態已經超出了美國的掌控。參議院的調查結果,由該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伊梅·馬科斯親自公開。她率領參議院官員于當地時間3月27日,召開了一場新聞發布會,引起了菲律賓全民關注。值得一提的是,伊梅·馬科斯居然是菲律賓現任總統馬科斯的親姐姐,出于公義,她目前已經與弟弟反目。
馬科斯(資料圖)
美國試圖利用菲律賓在南海的地緣位置,通過鼓動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挑釁中國,來實現其遏制中國的目的。然而,這種策略并非沒有風險,菲律賓國內政治局勢復雜,杜特爾特執政時期與中國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菲律賓民眾對于是否要完全跟隨美國對抗中國也存在不同看法。美國若強行推動菲律賓對華挑釁,可能引發菲律賓國內的政治反彈,也會破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目前菲參議院和眾議院的改選將影響下一次總統選舉的走勢,而馬科斯與杜特爾特家族的矛盾目前正處于白熱化階段。此前,菲副總統莎拉已遭彈劾提案,且提案提出后不久參議院便宣布休會,將在中期選舉后再開議。因此,這場彈劾能否成立,以及莎拉能否繼續參選,都在很大程度上與中期選舉的結果密切相關。伴隨著國際刑事法院對于杜特爾特審判程序的深入,這一矛盾恐將進一步激化,甚至不排除引發菲國內大規模政治騷亂的可能。
杜特爾特(資料圖)
杜特爾特被捕后,菲律賓國內形勢就陷入到動蕩之中,盡管他執政期間有些做法損害了很多人的利益,可從國家利益角度而言,他卻是位英雄,因此他被捕后,國內群眾都義憤填膺,開始指責馬科斯。同時,杜特爾特也能為9月份的聽證會做好準備,如果他在聽證會上能夠申辯成功,證明指控無效,那他就會被釋放,這樣一來,釋放后的杜特爾特會獲得更多民心,支持率也會前所未有的高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