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德林
“我正在辦一個造假案,董事聽證復議,董事很難自保的,而且一旦被立案,抗辯也很難被接受。更可怕的其實不是民事賠償,現在執行有案必移,很多案件移轉追究刑事責任。”一位證券律師感慨,董事當花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現在上市公司進入嚴監管,一旦移送司法,上市公司的老板們以及高管們更要小心點,公安部最新公布的上市公司犯罪典型案例中,已經有5起上市公司因為信披被抓人了,有的還抓了第三方審計師,亂撒謊可是要坐牢的。
《我不是藥神》、《封神》這些經典電影背后都站著一個男人:宋歌。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的判決書顯示,宋歌作為北京文化原法人、董事長、總裁,犯違規披露重要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兩年三個月,罰款20萬。咋回事呢?北京市公安局偵查發現了大問題,2018年至2019年,北京文化籌備發行可轉債20億,為滿足債券發行業績要求,宋歌他們造假了。
宋歌和其他公司高管人員通過簽訂虛假合同提前確認收入,虛構回款掩蓋虧損,虛增商譽等方式進行財務造假。司法證據顯示,北京文化通過虛假簽署《倩女幽魂》和《大宋宮詞》影視收益權份額轉讓合同,使兩部電視劇滿足2018年收入確認條件,虛增營收和利潤。
北京文化的財務造假跟二三十年前那些古典造假沒啥進步,具體的做法就是宋歌伙同他人策劃并成立一家公司出資,再以資金回流方式偽造合同付款流水,最終以4.59億被確認為上市公司年度業務收入,虛增利潤近2.5億元。他們為了避免商譽減值,宋歌還指使他人偽造影視劇相關的業務,虛增資產1668萬元,虛增收入744萬元,虛增利潤863萬元。
司法證據顯示,宋歌等人一通操作猛如虎,2018年對外發布的財務數據共計虛增商譽2.14億,虛增收入4.67億,虛增資產6.48億,虛增利潤6.58億。在偵查過程中,發現審計師的問題,審計師對年報審計發現明顯異常現象,還指導上市公司簽訂虛假合同,并銷毀詢證函掩蓋合同造假事實,最終被法院認定為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造假幫兇,沒逃掉法律制裁。
除了北京文化,華儀電氣實控人陳道榮成了公安部披露的上市公司犯罪典型案例。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期間,陳道榮指使華儀電氣總經理、財務總監,通過控股集團的多個公司和個人賬戶,將上市公司23億多資金轉移到集團公司及其關聯方。陳道榮還指使新三板上市公司華儀電子高管用同樣的方式,占用華儀電子1.7億多資金,均構成關聯交易。
陳老板很厲害,他做的這一系列的操作都沒有經過董事會審議,除了直接從上市公司弄錢,還讓上市公司給集團公司進行擔保11億多。無論是華儀電氣,還是華儀電子,都沒有對關聯交易和擔保進行信息披露。到案發的時候,集團公司對兩家上市公司還有20多億沒還。法院最后以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和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對陳道榮等人判刑。
公安部公布的5起典型案例中,還有東方金鈺、龍力生物、ST新億,無一例外,都有上市公司實控人或高管被抓了,就算你躲在后面,只要你搞事,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同樣也跑不脫。他們無一例外罪名都是: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當然,助紂為虐的第三方會計師同樣也跑不掉。所以,老板和高管們要小心了,說謊話嚴重了是要坐牢的。當然,董事們也要小心了,你們可不是只拿薪水的花瓶,出事了,你們的責任撇不干凈的。面對上市公司老板或高管們的嚴重說謊坐牢,也許,老百姓會說,他們那都是木匠戴枷鎖,自作自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