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是我們釋放情緒的一種方式,其有排除壓力激素,分泌內啡肽等的內部作用機制。但是,是否你也有過明明自我感覺非常悲傷、痛苦,已經幾乎難過的要嚎叫出來,但卻一滴眼淚都沒有的時候?如果將其稱之為“欲哭無淚”,為什么會這樣?
哭泣除了釋放情緒這個作用外,還有表達悲傷的作用在。“表達”就需要有觀眾,沒有觀眾的電影只是在浪費電費而已?!坝逕o淚”或許是身體的一種自我節約機制,在沒有人陪伴的情況下,不去損耗無意義的能量。
處于群體中的個體能通過“哭泣”這樣一個明顯的信號,展現出自己的脆弱和需要,從而獲得額外的保護和照顧。這種機制在遠古社會中,可能直接影響了個體的生存率。
此外,如果哭泣導致的反而是自我價值的損失,那么也會“欲哭無淚”。比如哭泣顯示出的是自己軟弱、不夠堅強等。所以才有一句話叫:男兒有淚不輕彈。
所以,我們時常需要在明確對方理解我們的痛苦之后才會哭泣。因為理解代表著對方認同此事值得悲傷,而不是小題大做的哭泣。這代表著我們明白自己的哭泣不會影響自己在對方心目中的價值,這時候才敢放心的大哭特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