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電動汽車品牌在科技和智能化方面確實領先于國際品牌,但是否算得上“豪華”,仍然見仁見智。理想、問界、蔚來、小米、比亞迪仰望、長城坦克等品牌都有各自的高端車型,例如50多萬的小米SU7(參數丨圖片) Ultra、50萬的問界M9、100萬的仰望U8、70萬的坦克700,以及80萬的蔚來ET9等,自主品牌的高端化之路,看來是可行的。
阿維塔:打不贏也不能下牌桌
阿維塔的命名寓意:“阿”代表長安,“維”象征華為,“塔”則指代寧德時代。這一品牌自2022年8月推出首款車型阿維塔12以來,已有近三年時間。彼時34.99萬—40.99萬的定價,如今看來,似乎“太低了”。
目前,阿維塔旗下已有12、11、07三款車型,即將推出的第四款車型——阿維塔06。12和11由于造型超前,銷量一般,品牌影響力也未能打開。2025年2月,12僅售800多臺,11僅售260臺,而07卻突破2600臺。
銷量對比說明了兩點:
一、純電路線難敵增程式,市場更青睞增程方案。
二、20萬左右的車型才是市場主流需求。
- 阿維塔07正是憑借這兩點,21萬起步價+增程式動力,上市第二個月銷量破8000臺,證明了向下探的可行性。阿維塔也隨之開啟了“下行模式”。
低價策略下的阿維塔06
阿維塔06的預售價21.59萬,與07的21.99萬僅相差4000元。考慮到正式上市后的優惠及補貼,阿維塔06大概率會下探至20萬以內。
07的成功讓阿維塔找到了市場切入口:
一、低價增程式是可行路線,就該抓緊時間乘風而上。
二、06的動力總成與07相近,但采用了更運動化的外觀設計,瞄準年輕消費群體。
三、從一開始走高端路線的阿維塔,為何推出增程式車型,并向20萬級市場下探?答案或許與長安旗下的另外兩個新能源品牌——深藍和啟源的表現不佳有關。
三個和尚沒水喝?長安新能源的定位困局
長安新能源布局了三大品牌:
啟源——低端入門級車型
深藍——主打中端市場
阿維塔——肩負高端品牌使命
然而,低端啟源銷量難起,中端深藍口碑受損,整體表現不盡如人意。阿維塔06的“下行”策略,很可能是為了填補深藍的市場空白。
深藍近年來遭遇諸多問題:
一、S07和L07新款增配智駕,卻因降價引發老車主維權。
二、318車型上市后因高油耗和故障問題,銷量低迷,月銷僅幾百至千臺。
- 深藍車型命名混亂(S05、S07、SL03、L07、G318),價格區間重疊,消費者難以區分SUV或轎車,定位模糊。
- 從定價S05、S07、SL03都是定價11.49萬起,分不清車型和價位的區分,下搶同級啟源車型,上扒著阿維塔07和06的車型價位。無論從市場還是企業品牌戰略層面,估計他自己也不清楚。
深藍本該扮演中端市場的主力角色,卻陷入戰略混亂,最終導致阿維塔不得不“越級下探”,彌補市場缺口。
阿維塔需要一條清晰的道路
小米SU7的品牌熱度難以復制,理想的產品策略不可輕易復刻,問界的成功離不開華為的加持。阿維塔要想突圍,必須找到自己的風格——高品低價,向下突破。
阿維塔的設計、技術、資金、智能駕駛能力均處于行業前列,看似平平無奇,實則背靠長安、華為、寧德時代三大巨頭,實力雄厚。
阿維塔06的外觀設計潮流在線,若售價下探至20萬以內,極有可能在市場上掀起波瀾。即便無法超越競爭對手,至少能夠截流深藍的市場份額。
換句話說,當其他品牌紛紛沖擊百萬級市場時,阿維塔搶占20萬級市場,或許才是更舒服的選擇。而未來,倘若阿維塔推出15-16萬級別的車型,或許將迎來真正的爆發。
那句話怎么說的? “我捅自己一刀,對手,你不怕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