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免申即享”
企業“坐等”資金到賬
“零材料、零跑腿、零打擾”
的智能服務模式
延慶十條“支持辦法”
為企業科技創新
點燃新引擎
日前,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低空技術產業專場活動上,《延慶區關于加強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支持辦法》(以下簡稱《支持辦法》)發布,支持辦法共10條,其中涉及資金支持辦法6條。新政以“免申即享、精準滴灌”為核心,通過“零材料、零跑腿、零打擾”的智能服務模式,為科技企業送上“政策紅包”。
《支持辦法》是2022年11月21日印發實施的《關于加快延慶區高新技術企業創新發展支持辦法》的“升級加強版”。辦法執行兩年多來,共支持企業171家,園區營業收入由1154.3億元增加至1267.3億元,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保有量從211家增加到274家,“專精特新”企業保有量由32家增長到67家。
此次新政的亮點是“免申即享”,企業“坐等”資金到賬。對于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無需提交繁瑣材料,系統自動比對數據后直接撥付資金,真正實現“政策找企業”。例如:對首次獲得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的企業,50萬元獎勵“自動到賬”;新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萬元支持“一鍵直達”,企業還將享受2萬元申報材料補貼;通過綠色化、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等形式技改提升的企業最高給予200萬元資金支持,推動檢測認證、工業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向“智造服務”轉型。
“以前申報政策要填幾十頁材料,現在按照新政策,以后連申請表都不用交,錢就直接可以打到賬戶了!我將帶領團隊繼續進行科技創新,今年完成‘專精特新’企業申報。”北京翔翼飛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慕艷艷說。這家專注無人機研發的企業,去年剛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稱號,新政出臺后,他們將成為首批“免申即享”受益者。
“我們去年研發投入超9000萬元,新政將研發支持從‘增量考核’改為‘增幅激勵’,讓企業敢放手投入長期技術攻關。” 北玻院辦公室主任孫艷梅指著實驗室里的新型航空材料說,“這筆錢正好用于引進高端檢測設備,突破‘卡脖子’工藝。”
“2025年,政策兌現資金預計達2200萬元,企業只需專注搞創新,剩下的交給政府!”區科信局副局長張偉表示。
從智能電柜到基因編輯小鼠,再到無人機,在延慶這片熱土上,無數中小企業努力拼搏,洋溢著創新創造的熱情和活力。未來,區科信局將強化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持續完善創新創業政策服務體系,繼續培育高質量創新主體,讓好政策與好服務吸引更多創新主體在延慶加速集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