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養了30年蛇的老師傅告訴我,99%的人都被騙了,有人說被眼鏡王蛇咬上后必死無疑,但十幾分鐘內根本不會有性命之憂,只要注意這幾點。
在神秘而又復雜的自然界,表面上風平浪靜,背地里暗流四起,危險無處不在,可能稍微一個不注意,就會被盯上。
那樣的眼神讓人不寒而栗、汗毛豎起,是誰,擁有這么大的“威力”?自然界中的厲害角色不勝枚舉,可最讓人害怕的可能不是威風凜凜的草原之王獅子,也不是一聲虎嘯震天響的森林霸主老虎,而是有著劇毒的眼鏡蛇!
明明在體型上,眼鏡蛇絲毫不占據優勢,為何人們對其避之不及?一個原因是:眼鏡蛇長相“可怖”。
光溜溜、滑膩膩、沒有溫度的肉身,時常出沒在一些陰暗、潮濕的地帶,時不時來一個出其不意,將頭顱高高揚起,一雙小眼睛散發出幽冷的光澤。
吐著火紅的“分叉”芯子,發出嘶嘶的聲音,周圍的小動物見到恨不得距離八丈遠,身上的鱗片熠熠生輝,活脫脫一副“鎧甲戰神”的模樣。
蛇被譽為“冷血動物”,因為體溫不恒定,而眼鏡蛇,作為蛇種類當中的佼佼者,還含有劇毒,更是讓人聞之色變。
一旦被眼鏡蛇盯上,越是跑,反而越危險,可不跑,難道就站在那里乖乖等著被咬嗎?一旦被眼鏡蛇咬上一口,是否就意味著必死無疑?
一個養了30多年蛇的老師傅曾說,絕大部分人都被欺騙了,被眼鏡蛇咬傷之后,只要做到以下幾點,十幾分鐘內就不會有性命之憂,那么養蛇師傅口中所說的“做到以下幾點”是哪幾點呢?
很多人在野外游玩時,身上、腿上可能會突然刺痛一下,然后就多出了兩個“小孔”一樣的傷口,這種傷口大概率是被“不經意”游走的蛇咬了。
被蛇咬傷之后,如何判斷蛇是否有毒?可以通過傷口的牙印來分辨,一般情況下,沒有毒性的蛇,傷口較淺,只有兩個小小的牙印,周圍皮膚不會出現紅腫。
而毒蛇的牙印一般較深、較大,有時候還會伴隨著一連串的淺牙印,眼鏡王蛇一般下口比較“重”,而且伴隨著毒液,毒液釋放量越大,人體的反應就越強烈。
如果眼鏡蛇噬咬的位置越靠近頭部和心臟,那么毒發的時間就會大大縮短,不過并非是人們想象中的被咬后,立刻毒發身亡,一般情況下,最快的毒發時間也得半個小時左右。
被眼鏡蛇咬傷之后,可以在半個小時之內進行“自救”,那么如何自救呢?首先要牢記一點,不要狂奔、更不要劇烈運動。
奔跑會加速血液流通,一定程度上會促進蛇毒蔓延、擴散,最好是保持靜坐,隨后立刻脫下衣服,就地取材,用衣袖或者是繩索綁扎上肢的近心端。
松緊度就掌握在能夠使下部肢體動脈搏動稍微減弱即可,每間隔30分鐘可以將繩索或者衣袖解開。
大概停頓個1—2分鐘后再次進行綁扎,松綁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血液流通不暢導致組織局部壞死。
在1-2分鐘松綁的時間,可以用手擠壓傷口,將毒液排出,采用0.05%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傷口,拔除殘留在傷口上的眼鏡蛇毒牙。
傷口較深的情況下,可能還需要借助一些刀片切開真皮層,亦或者是使用拔罐法以及吸入器對傷口進行抽吸,這一目的也是為了清除毒液、拔出毒牙。
如果外出游玩時,沒有準備一些藥物,比如高錳酸鉀溶液,亦或者是什么工具都沒有的情況下,就在第一次包扎傷口后立刻撥打急救電話,在原地等待。
同時,外出游玩的群眾需要注意一點,盡量避開眼鏡蛇出沒的地方,若是遇到突發情況,看到眼鏡蛇,一定要保持鎮定,不要驚慌。
眼鏡蛇不會主動對人類發起進攻,但若是突然驚慌失措,或者是動作幅度過大,就會引起眼鏡蛇的警覺,它會以為是遇到了危險,瞬間對移動的對象發起進攻。
另外,外出游玩時,也可以攜帶一些刺激性氣味的物品,比如風油精、大蒜,可以達到一定的驅逐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