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在西藏秘密進行了一個耗資664億、歷時十余年的大型工程,中國竟在西藏這片不毛之地建造了一座宏大的"充電寶"!
風吹石頭跑,沒有一根草,在飛沙走石、“一無所有”的西藏建立一個大型“充電寶”,是異想天開,還是大展宏圖、高瞻遠矚?
西藏地區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青藏高原的主體部分,向來有著“世界屋脊”的稱號。
地勢陡峭,處處都是“懸崖峭壁”;環境惡劣,風沙漫天,大風起兮云飛揚,直接讓人睜不開眼;氣候寒冷、干燥,常年低溫缺氧,在這樣的環境下修建大型水電站?無疑是難如登天!
世界上一眾國家不敢想的事情,中國敢想,世界上一眾國家不敢做的事情,中國敢做,這就是有著“基建狂魔”的中國,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2014年10月6日,中國在西藏秘密開展了一個大項目,兩河口水電站正式動工。
兩江口水站站項目是雅礱江下游梯級電站的控制性水庫電站工程,一旦建成,對整個雅礱江下游梯級電站影響巨大。
中國為何非要在這樣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修建一個大型“充電寶”呢?這其中遇到的困難又有哪些呢?
在高海拔地區修建一個大型水電站,工人們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需要克服高原反應以及巨大的溫差,早上、晚上工人們穿著厚厚的棉襖瑟瑟發抖,中午穿著短袖都是汗流浹背,可謂是冰火兩重天。
晝夜溫差大,強烈的紫外線炙烤著大地,炙烤著工人們每一寸裸露在外的肌膚,面對這樣惡劣的氣候,工人們并未妥協,一鼓作氣。
施工區域地勢險峻,稍不留神,就可能“跌下懸崖”,尸骨無存,凍土層的出現再次為施工隊增加了難度,土壤堅硬如鐵,工人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動工。
面對這些問題,施工隊不分晝夜,多次調整方案,使用計算機模擬施工過程,一遍又一遍,確保做到萬無一失。
工程隊在修建水電站時,將16000根高強度錨深入錨定住邊坡每一寸土地,從而形成了一張堅不可摧的“鋼鐵網”。
為了確保這張“鋼鐵網”的牢固,工程隊將每一根錨索的設計尺寸定格為70米,一根錨索重量就達到了驚人的一噸,甚至更重。
此外,在施工過程中,又遇到了其他困難,物資運輸困難,許多工程材料因為地勢問題根本無法運輸,但項目施工必須有條不紊進行,為了趕工期,工人們直接組建成了“人力接龍”。
同時,也有著環境保護壓力,兩江口水電站的修建必須確保對周圍環境的生態系統的影響降低到最小,對此,工程隊只能采取一項又一項的保護措施。
在重重困難之下,中國施工隊硬是牟足了勁兒往前沖,這才使得兩江口水電站于2023年修建完成,這個過程幾乎歷時10年,耗費了664億。
從此,一個巨型水電站穩穩屹立,大壩左岸的高邊坡最高高度達到了684米,看上去雄偉壯觀,單是一張照片,就讓眾人領略到了中國基建的厲害。
2024年,這座百萬千瓦級的水電站水庫終于迎來了首次水量蓄滿的情況,水位達到了驚人的2865米。
兩江口水電站修建完成之后,一系列的問題迎刃而解,而這便是中國當初執意修建大型水電站的根本原因。
兩江口水電站每年的發電量高達110億千瓦時,為當地及周邊地區提供了大量的清潔能源,保證了當地及周邊地區的能源供應,滿足了當地群眾的基本需求。
同時,水電站又肩負著“防洪”任務,分擔長江中下游的洪水“堆積”問題,進一步提高區域防洪能力,避免了大規模洪澇災害的發生。
兩江口水電站的修建完成,再一次驚艷了世界,這個原本不被看好的項目,硬是讓中國淌出了屬于自己的一條“血路”。
中國再次向世界證明:中國“基建狂魔”的稱號實至名歸!
信息來源:人民日報2019-07-17——絕壁之上建電站(產經觀察·直擊重大工程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