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引發海內外關注。一路風雨一路歌。40余年來,民營經濟伴隨改革開放的大潮沉淀、蛻變、壯大,在篳路藍縷中開出了一條新路,成為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見證者、貢獻者。近年來,一些中國民營企業走出國門,為中國贏得海外聲譽。時光荏苒,期許依舊。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形勢、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沖擊、國際金融市場動蕩等外部壓力,中國民營經濟以強勁的生命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如今,這場民營企業座談會集思廣益、建言獻策,讓世界傾聽并知曉中國有關民營經濟發展的聲音:“在困難和挑戰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來,保持發展定力、增強發展信心,保持愛拼會贏的精氣神。”為全面解讀此次民營企業座談會召開的意義及其釋放的信號,本報記者采訪了英國倫敦國王學院中國研究院院長凱瑞·布朗(Kerry Brown)、巴西圣保羅州立大學國際政治經濟系教授馬爾科斯·科爾德伊羅·皮雷斯(Marcos Cordeiro Pires)。
進一步指明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方向
《中國社會科學報》:2月1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你們認為此次座談會向世界釋放了哪些信號?對于座談會傳遞出的中國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信息,二位有何評論?
布朗:此次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標志著一個重要時刻的到來。值得外界注意的是,此次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主席指出:“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已經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將一以貫之堅持和落實,不能變,也不會變。”
中國政府重申民營經濟作為非公有制經濟在中國經濟體系及其與外部世界互動中的關鍵作用,這一點至關重要。一些國際組織發布的報告表明,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以及相當數量的就業機會,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具有創新性、競爭力和國際化視野,而這些正是在經歷新冠疫情沖擊后,中國進行國內經濟改革,并參與全球產業變革所需要的。此次座談會傳達的這一信息,對于中國民營經濟和中國經濟發展大局而言,意義重大。
在中國曾經召開的一些國家級重要會議中,多次闡明對于民營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中共二十大報告提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指出,“堅持致力于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決定》中多次提及“民營企業”,以及“支持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向民營企業進一步開放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
民營企業座談會,則標志著中國對于民營企業與民營經濟的重視程度達到了新的高度,對于民營經濟未來之路與發展藍圖的規劃更為清晰可見。
皮雷斯:中國是促進世界經濟增長的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中國為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中國也將繼續專注于高水平對外開放,以確保其現代化進程與高質量發展。
激發中等收入群體的消費潛力
《中國社會科學報》:在此次座談會上,習近平主席指出,“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對此二位有何評價?
布朗:過去幾十年來,中國經濟實現了許多其他發展中國家難以企及的高速增長。近幾年,在全球經濟步履蹣跚的形勢下,中國政府從容應對經濟新形勢,不僅使本國經濟從新冠疫情的影響中快速復蘇,也極大地提振了全球經濟復蘇信心。根據一些經濟學家預測和研判,中國經濟仍具備可觀的增長空間,而消費則成為實現經濟增長目標最為重要的領域之一。換言之,擴大內需是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一大關鍵。
而在中國擴大內需的過程中,民營經濟將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今天的消費環境下,消費者在總花費、價格等方面的選擇變得更加謹慎和理性,消費者追求的是高性價比、質優的產品,這要求企業在產品、定價和營銷策略上做出相應的調整,以滿足消費者對自身健康、生活品質愈加突出的需求。近年來,許多中國民營企業被認為在激發消費活力、提振消費需求、擴大內需方面表現良好。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躍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過程中,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也在不斷擴大,這部分群體成為推動中國消費市場增長的主要力量。未來,這部分群體的消費意愿與能力仍然有提高的空間,而中國民營企業生產的產品尤其是一些科技新潮產品,將成為進一步提振中等收入群體消費需求的一大因素。鑒于此,可以預見的是,中國民營經濟在中國經濟體系中扮演的角色將愈加突出。
皮雷斯:中國是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中等收入群體規模超過4億人的超大規模市場。而中國民營經濟在激發中等收入群體的消費潛力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如果未來十年,中國的消費意愿能夠持續釋放,消費市場規模能夠繼續擴大,這不僅助力中國經濟增長,也將大幅改善世界經濟現狀。
在過去的10余年里,我們看到了一些中國民營企業在全球舞臺上的快速發展,如華為、比亞迪、美的、阿里巴巴、騰訊等。中國優秀民營企業研發的5G技術、人工智能產品、生產的電動汽車等,也贏得了不少國際消費者的青睞。這從側面反映出制造強國戰略的成功實施,該戰略鼓勵具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能力的民營企業進行技術創新。
布朗:當今中國的民營經濟不僅對于中國發展十分重要,對于全球發展也意義非凡,尤其是在推進重大技術創新方面。讓我們看看中國民營企業比亞迪在電動汽車領域的生產,其全球產量現已超過特斯拉。再看看讓世界驚嘆的DeepSeek,它是一款令人驚艷的人工智能應用程序,其成本遠低于美國同類產品,但效果卻毫不遜色。如今,中國正在成為一個卓越的創新者,而中國民營企業將在這一過程中發揮更為顯著的作用。
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共生共存
《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國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在這一制度的保障下,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也能夠相互協作、共同發展。對此二位如何看待?
布朗:在中國,國有企業被認為是民營企業的合作伙伴,也是競爭對手。然而,二者始終能夠以一種良性的方式共生共存。二者雖性質不同,但也有一定的相通性,例如,均以推動GDP增長、助力國民經濟發展為目標。值得贊賞的是,中國廣大民營企業極具創新精神,在競爭激烈的國際環境中,依舊能夠保持靈活而優異的運營狀態。
一般認為,國有企業在獲得高層政治支持、優厚的財政補貼方面享有優勢,而這些通常被認為是非國有企業較難獲得的。但在中國,情況則不同。多年來,中國政府給予了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充分的關懷和重視。
皮雷斯:與西方經濟體相比,中國國有企業在整個經濟體系中的地位更為顯著。尤其是在能源、基礎材料等特定行業,國有企業仍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中國政府能夠意識到,在技術創新、提高生產效率、增加就業、改善民生方面,中國一些優秀民營企業發揮的作用不容小覷。因此,支持民營企業獲得融資、增強自身發展能力,將有利于中國經濟發展。
為民營經濟提供了有利發展環境
《中國社會科學報》:在中國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如何理解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的關系?
皮雷斯:政府與市場作為“兩只手”,各具特點、各有所長。通常而言,市場的力量,主要通過供求、價格、競爭等機制功能發揮作用;政府的力量,則主要通過制定計劃、產業政策、財政和貨幣政策等發揮作用。近年來,中國政府在宏觀調控方面表現出色。通過對信貸、利率等關鍵變量進行調整,中國政府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為民營經濟提供了有利的發展環境。
事實證明,中國政府的宏觀經濟調控能力對于緩解市場經濟可能出現的周期性波動非常重要。盡管一些西方分析人士屢屢唱衰中國經濟,并將其歸咎于房地產行業與金融業的所謂“失衡”,但中國政府采取了十分謹慎的行動,以防止局部危機或暫時性波動出現的可能性。中國政府的行動迅速而有效,穩定和恢復了公眾對該行業的信心。
保持和增強民營經濟發展勢頭的信心
《中國社會科學報》: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主席深刻剖析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總體上是在改革發展、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出現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體的,是暫時的而不是長期的,是能夠克服的而不是無解的。”對此二位作何評論?
布朗:事實上,習近平主席不止一次提及中國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2016年3月,習近平主席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聯組會時強調,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要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發展大勢,提振發展信心。在2018年民營企業座談會上,他也曾談及民營經濟遇到的困難:“這些困難是發展中的困難、前進中的問題、成長中的煩惱,一定能在發展中得到解決。”
皮雷斯: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有很多非凡的成功故事。中國與西方體制下的政治、法律和社會環境存在很大差異,因此,中國和西方國家的民營經濟之間并沒有直接的等價性。這也決定了在不同土壤中成長起來的中西民營企業有著諸多差異。如今,中國已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和生產的卓越力量。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國民營經濟的自身特色與諸多優勢,包括技能嫻熟且雇傭成本相對較低的勞動力,以及鼓勵民營企業創新、加大研發投入的寬松氛圍。
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形勢帶來的嚴峻挑戰,中國民營經濟也面臨一定的發展困境。但此次座談會傳遞出了保持和增強民營經濟發展勢頭的信心,總體基調樂觀而積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