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勁
大地回春,攜家人到萬盛公園平臺散步和觀夜景的市民漸多。妻子提議:“女兒今年大學畢業,就業壓力大,趁她還沒回校,我們一家也去散散步吧。”時光荏苒,我感慨一轉眼女兒長大了,即將步入社會啦。
一路前行,我們來到了公園平臺。憑欄遠眺,街巷流光溢彩,孝子河岸的霓虹燈如花朵般綻放,將整個萬盛城溫柔地攬入懷中。溱州樓、萬盛場、三元橋、文體中心,這些熟悉的地標在燈火的映襯下格外醒目,仿佛在訴說這座城市的變遷與繁榮。
“我家在哪里?”我笑著問。兒子搶著回答:“那里,挨著溱州樓和文體中心,旁邊還有我最愛去的科技館。”兒子興奮地指著遠處,眼中滿是童真與驕傲。
“那萬盛城市的發端呢?”我轉頭看向女兒。她環視一圈,目光停留在正前方那條東西走向的璀璨街道,輕聲說道:“萬盛場,我從小就知道。”
我的目光隨后停留在前方霓虹閃爍的科技館,顯示屏上正播放著萬盛宣傳片。看著那熟悉的畫面,我想起了上周末帶兒子去科技館的情景。那天,科技館里熱鬧非凡,各種趣味活動吸引了大人小孩競相參與。
“二娃,跟姐姐說說,上周爸爸帶你去科技館參加了哪些活動呀?”女兒笑著問。二娃興奮地回答:“花燈制作呀,這是我的作品耶。”二娃得意地舉起手中的心形花燈,燈光映照在他稚嫩的臉上,顯得格外可愛。
“用它照路好,弟弟真不錯。”女兒笑著夸贊,又問:“還有呢?”兒子想了想,繼續說:“還有法老之蛇、公雞下蛋……”女兒好奇地問:“法老之蛇?什么東東?”
在姐姐的鼓勵下,兒子興致勃勃地回憶起“法老之蛇”化學實驗的過程。科技輔導員將小蘇打和白糖的混合物點燃,慢慢地,一條黑色的“蛇”從火焰中蜿蜒而出,不斷生長,最終形成一條栩栩如生的“蛇”。兒子描述得繪聲繪色,仿佛那神奇的一幕又浮現在眼前。
“二娃都恁個大了呀,一家人好幸福喲。”路過的熟人笑著打招呼。我回應道:“你們也是全家出動,安逸噻。”
“萬盛夜景好美,家鄉變化好大。”女兒感慨道。自她外出讀大學后,每年來去匆匆,既要忙學業,又要想著以后的就業。作為父母,我們雖有擔憂,但也明白,孩子的路終究要靠她自己走。我們只能在她身后默默支持,給予關愛與鼓勵。
“今后無論到了哪里,都要常回家鄉看看。”我對女兒說,相信付出終有回報,保持積極的心態,健康快樂地生活,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是父母最大的心愿。
夜風輕拂,燈火闌珊,我們一家四口久久徜徉于公園平臺,斑斕的城市夜景讓我們倍感溫馨和美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