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夏,中南海懷仁堂內,一份即將提交的《軍官軍銜評定草案》擺在毛主席案頭。這份名單已由羅榮桓領導的評銜小組審核數月,可以說考慮到了各方面的資歷,這才送到毛主席這里來。
然而當毛主席的目光掃過“韓先楚”三個字時,他的眉頭逐漸緊鎖,最終沉聲道:“叫羅榮桓來。”
當時羅榮桓擔任總干部管理部部長,軍銜評定工作正是由他主持的。當他匆匆趕到后,迎接他的是毛主席的質問:“韓先楚為什么只是中將?”羅榮桓解釋了一番,但毛主席還是不滿意:“你們難道忘了韓先楚在海南的貢獻嗎?”
那么,韓先楚為何一開始只被評為中將呢?毛主席所說的“在海南的貢獻”又是什么呢?
韓先楚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兩年后加入共青團,長期在當地進行游擊戰。1933年韓先楚正式加入紅軍,從排長做起,到陜北時已經是營長了。
由此可見,韓先楚雖說參加革命較早,但級別一直比較低,紅軍時期最高也只是營級干部。而我軍軍銜評定一開始參考的是蘇聯的軍銜制度,蘇軍非常注重資歷。因此在評定軍銜時,韓先楚便因為早期級別較低只被評為中將。
但正如毛主席所說“革命不是排資論輩”,韓先楚雖說資歷相對較淺,但功績卻是實打實的。尤其是他領導的海南島戰役,說是改寫歷史了也不為過。
為什么此戰如此重要呢?這就要提到當時國民黨對海南島的定位了。在蔣介石最初的規劃中,“反攻大陸”的支點其實不止臺灣一個,而是“兩島反攻,多點支撐”。
也就是以臺灣、海南兩個大島為核心,以東南沿海的諸多小島為鎖鏈,仗著海空軍優勢遏制新中國。平時搞封鎖,一旦發現機會就展開全面進攻。
為此蔣介石調集重兵在海南島部署防御,設立海南防衛總司令部并以名將薛岳為總司令。除了陸軍5個軍和部分地主武裝外,蔣介石還將海軍第三艦隊和海軍陸戰隊1個團,以及空軍4個大隊都調到了海南島,可見對海南何等重視。
而薛岳到海南后也是厲兵秣馬,一面練兵,一面構筑防御工事,建立了包括瓊州海峽在內的環島立體防御體系,還驕傲地稱之為“伯陵防線”,吹噓稱“必能擋住共軍”。
此前解放軍雖說在陸戰中氣勢如虹,節節勝利,但由于海空軍力量的薄弱在登陸島嶼時往往面臨困境,難以發揮陸戰中的戰術。尤其是在1949年10月的金門戰役中,由于指戰員輕敵冒進、缺乏海空軍掩護和不了解敵情等因素,解放軍遭到了一場慘敗,登島部隊近萬人犧牲,給了全軍一個深刻的教訓。
而國民黨則將此戰宣傳為“金門大捷”,以此鼓舞士氣,此戰讓不少國民黨將領認為解放軍打不了登陸戰。在蔣介石看來,自己雖然在大陸上敗了,但完全可以仗著海空軍優勢長期封鎖海岸線,以海南和臺灣為支點構建一條鐵索,為打回去奠定基礎。
此時解放軍內部對登陸作戰確實存在一定的畏難情緒,部分指戰員認為我軍雖然能擊敗島上的國民黨陸軍,但海南島面積更大且離大陸更遠,瓊州海峽又是風急浪高,海空軍優勢也掌握在國民黨手中,一時間恐怕很難攻克。
正是因此,再加上船只調集和物資準備需要一定時間,海南島戰役被一再推遲,有人甚至提出可以等到50年底萬事俱備了再進攻。可韓先楚卻敏銳地察覺了解放海南島的緊迫性,意識到不能再等了,建議盡快發動登陸作戰。
韓先楚認為,我軍雖然有些物資還沒到位,但敵軍也還沒有準備好。現在島上敵軍立足未穩,正是將其擊潰的大好時機,如果真等到萬事俱備再登陸,那敵軍也已經嚴陣以待了。而且敵軍現在正全力圍攻島上的瓊崖縱隊,如果拖久了,瓊崖縱隊被他們消滅了,那我軍登島時就無法得到配合,要解放海南就更難了。
只是當時大多數人還是不愿冒這個險,更偏向穩扎穩打,以至于韓先楚找不到任何一支部隊愿意跟他聯名發電報。最后韓先楚索性自己致電四野司令部,建議提前登陸時間,甚至還立下“軍令狀”:如果登陸失敗,愿受任何處分!
最終中央審時度勢后還是提前了登陸時間,于3月發起海南島戰役,4月展開總攻。事實證明韓先楚的判斷十分準確,國民黨軍也并未準備好,面對解放軍的突然登陸猝不及防,根本無力阻擋,很快便全線潰敗。
5月1日,海南全島解放,殘余國民黨軍要么被殲滅,要么逃往臺灣。這場戰役無疑是十分及時的,它大大提振了解放軍指戰員的信心,也沉重打擊了國民黨軍的士氣。毛主席稱贊道:“韓先楚這一仗,保了新中國南大門三十年太平!”
此后解放軍接連發動解放東南沿海諸島的戰役,將國民黨軍原本布設的鎖鏈打得七零八落。經過數年的局部戰斗,到1955年的一江山島戰役之后,國民黨軍在東南沿海的據點已經被大部拔除,只剩下了“臺澎金馬”。國民黨海軍因為失去了這些作為沿海支點的島嶼,也很難像之前那么猖狂了。
更關鍵的是,就在海南解放的短短一個多月之后,朝鮮人民軍越過三八線南下,朝鮮戰爭爆發,新中國不得不將注意力轉向東北方向,臺灣戰役也被一再推遲。正是因為韓先楚一再建議提前登陸,我軍才能在投入朝鮮戰場之前解決海南問題。
可想而知,如果海南島戰役沒有如韓先楚所說提前,而是按預定時間展開的話會是什么結果。到時候我國將不得不面臨“海南還是朝鮮”的艱難抉擇:
如果優先朝鮮,那海南的解放也將再次被推遲,可能得到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后甚至更晚才能展開,那時敵人在海南島的勢力早已穩固。如果優先海南,那朝鮮將很可能亡國,我國的工業基地東北將直接暴露在美軍兵鋒之下。
如果同時進行呢?那我軍的兵力必然會被分散,就算最后依然能達成目標,耗費的人力物力也將遠高于歷史上的情況。
由此可見,韓先楚在海南島戰役中的功勞著實配得上上將。因為這場仗是戰略級的,影響的是整個國家的戰略部署,而不僅僅是一城一地的得失。就算韓先楚資歷較淺,也應該因為這一大功被破格提拔,上將之名實至名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