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在2025中國網絡媒體論壇上,抖音總裁韓尚佑宣布正式上線“抖音安全與信任中心”網站(以下簡稱“網站”)。該平臺首次向社會公開抖音核心推薦算法原理,詳細闡釋其內容分發機制,并強調算法需在平臺治理框架下規范運行。這一舉措被視為短視頻行業推動算法透明化、強化平臺責任的重要里程碑。
根據網站披露的信息,抖音推薦系統的核心在于通過大數據和機器學習技術,預測用戶對內容的互動行為(如點贊、評論、轉發等),并基于此進行個性化推薦。算法會結合用戶歷史行為、實時興趣及內容特征,計算用戶對每條內容的“行為概率”,最終以“興趣分”排序生成推薦列表。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抖音強調其算法并非單一維度驅動,而是采用“多目標建模”機制。系統需平衡內容的多樣性、質量、時效性以及用戶互動等多重指標,避免“信息繭房”。例如,算法會優先推薦新創作者的內容以豐富生態,同時引入人工審核和用戶反饋機制,對低質、違規內容進行攔截或降權處理。
“算法本身沒有價值觀,但平臺必須有。”韓尚佑在演講中表示,推薦系統需與平臺治理體系協同運作。目前,抖音已建立涵蓋2萬人的審核團隊和百余條內容安全模型,確保算法在合規框架內運行。
針對公眾關注的“網紅是否由平臺操控”問題,網站發布的《網紅是平臺“強推”出來的嗎》一文作出回應。文中指出,創作者走紅的核心動力是“用戶用腳投票”,而非平臺干預。算法僅能預測用戶行為,而內容質量才是觸發互動的關鍵。
不過,抖音平臺也坦言“爆紅易,長紅難”。許多創作者因偶然事件(如社會熱點當事人)或單條爆款內容獲得短期流量,但若缺乏持續優質產出,粉絲留存率往往不足20%。為此,抖音推出“創作者成長計劃”,通過流量扶持、培訓課程和合規指導,鼓勵創作者深耕垂類內容。
但用戶和創作者的反應呈現分化。部分用戶認為“終于能理解為何總刷到同類視頻”,但也有創作者擔憂透明化可能導致“算法漏洞被惡意利用”。對此,抖音回應稱,公布的原理不涉及技術細節,且安全中心將持續更新反作弊機制。
隨著“安全與信任中心”上線,抖音計劃每季度發布算法優化報告,并開放用戶反饋通道。這一模式或將對整個內容行業產生示范效應,推動算法從“流量至上”向“責任導向”轉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