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烏克蘭在戰場上已經陷入茍延殘喘之時,據英國媒體透露了與2月28日美烏礦產協議更加苛刻的新版協議。
與上一個版本相比,新草案擴大了美國對烏克蘭自然資源的控制范圍,包括礦產、石油、天然氣和關鍵基礎設施,美方要求烏方向一個聯合基金轉入其所有國營和私營企業開發自然資源的全部未來利潤,且所有收入將立即兌換成外匯并匯到烏克蘭境外。
美方要求獲得烏方所有資源的優先開采權,聯合基金所獲利潤應首先轉給美方,以償還美方自2022年以來向烏方提供的所有資金。
此外還要加上年利率4%的利息,“還錢”結束后,烏方才能使用基金的利潤用于重建等事務。
更令人震驚的是,協議通篇未提及烏克蘭反復訴求的安全保障條款,徹底暴露了美國將地緣利益凌駕于盟友主權之上的霸權邏輯。
自俄烏沖突于2022年爆發,美國對烏克蘭開展援助之際,就帶有清晰可辨的利益圖謀。
步入2025年初,特朗普政府重啟雙方談判,直截了當地拋出“以資源換援助”的主張,明確要求烏克蘭把稀土、石油、天然氣這類關鍵礦產日后的收益,拿來抵押償還美國的援助款項。
如此一來,烏克蘭依靠資源獲取的收入,就會直接脫離本國財政管理體系,淪為美國的“專屬償債資金池”。
讓烏克蘭民眾還款數10年,那這份協議恐怕烏克蘭人民世代都要為美國所奴役。
澤連斯基政府此刻處境艱難,現實壓力如大山般沉重。
自俄烏沖突以來,美國累計向烏克蘭提供了超過千億美元的援助,與此同時,歐洲方面對烏援助的熱情卻逐漸冷卻。
在這樣的局勢下,烏克蘭對美國的依賴程度愈發加深。
如果烏克蘭失去安全保障,直接威脅烏軍前線士氣和國家存續。
即便沖突結束,烏克蘭也無法自由引入中國或歐盟的資金,對于滿目瘡痍的烏克蘭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
一旦他迫于壓力簽署“割地協議”,那他必將被釘在烏克蘭歷史的恥辱柱上,淪為“賣國者”,屆時,不僅要面臨國內各方勢力的清算,甚至個人人身安全都將遭受嚴重威脅。
現在烏克蘭的處境非常尷尬,因為依賴美國的援助所以無法立即翻臉,但草案的苛刻條件又讓妥協變得異常艱難。
所以澤連斯基只能拖,澤連斯基已要求法律團隊逐條審查協議,而烏克蘭經濟部長斯維里堅科透露磋商可能持續至2025年6月。
不過,美國方面已然失去耐心,特朗普政府劃定4月20日為“妥協最后期限”,并釋放出信號:倘若澤連斯基依舊拒絕讓步,美國極有可能繞過烏克蘭,直接與俄羅斯達成相關協議,將澤連斯基及其領導的烏克蘭政權邊緣化。
不過,美國方面已然失去耐心,特朗普政府劃定4月20日為“妥協最后期限”,并釋放出信號:倘若澤連斯基依舊拒絕讓步,美國極有可能繞過烏克蘭,直接與俄羅斯達成相關協議,將澤連斯基及其領導的烏克蘭政權邊緣化。
南非總統辦公室確實已證實澤連斯基將前往南非,據說他此行是要出席金磚國家會議,討論糧食協議與和平倡議等事宜。
而且去了那里之后,他可能不會返回。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后來澤連斯基的訪問時間已被推遲至4月24日。
至于烏克蘭能否在這場博弈中守住底線,已不取決于自身,而是美俄歐之間的角力,代理人戰爭的本質澆筑成了血淋淋的殘酷現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