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報道,為反制美國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征10%關稅,中國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其中,對液化天然氣(LNG)加征15%關稅。中國已經40天沒有從美國進口LNG,就在3月17日,澳大利亞能源巨頭伍德賽德能源發布新聞稿,宣布和中國華潤燃氣公司簽署了一項長期LNG銷售協議:自2027年起,伍德賽德將在15年內每年供應約60萬噸LNG。伍德賽德能源表示,這是該公司首次以獨立公司身份與中國客戶簽署長期銷售協議,也是華潤燃氣首次簽訂為期15年的LNG采購合同。
美國率先對中國多種產品加征關稅,中國隨后對美國LNG加上了15%的關稅。乍看之下,付出更多成本去尋求其他氣源似乎并不劃算,但站在更廣闊的戰略層面,這是一種表態,也是一次思路的調整。美國能源商對此感到壓力驟增。得克薩斯州鉆井平臺在短短40天內出現了30%的裁員,甚至連“能裝下20艘LNG船”的庫存都還堆在倉庫沒人接手。在全球爭議中,澳大利亞卻成為了中國新的重要氣源。這次簽署的長達15年、每年60萬噸左右的LNG協議,多少讓外界看到了另一種可能。
魯比奧(資料圖)
這份重磅能源協議的簽訂,可以說是給中澳經貿關系注入了一劑強心針。要知道,900萬公噸的液化天然氣可不是個小數目,這相當于好幾艘超級油輪滿載的運力。伍德賽德公司這次可是下了一步漂亮的棋,直接鎖定了未來15年的穩定收入,這波操作真是穩賺不賠。不得不說,澳大利亞在能源領域的實力確實不容小覷,這次合作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完美的商業機會。而對于中國而言,這筆交易的意義可就不僅僅停留在經濟層面了。
面對美方在能源領域施加的壓力,中國并未妥協,而是積極踐行能源進口多元化這一應對策略。中國主動削減甚至暫停自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LNG),旨在擺脫對單一能源供應源的依賴,降低潛藏的能源風險。憑借主動探尋替代供應主體,中國順利達成能源進口的多樣化,此舉既強化了自身能源安全保障,還在一定范疇內對美國能源出口策略形成掣肘。中國順利轉而與其他液化天然氣(LNG)供應國合作,這一舉動直接沖擊了美國的能源出口策略。
特朗普(資料圖)
針對澳大利亞個別政客對所謂“香港警方在澳開展執法行動”表達關切,公然為反中亂港分子撐腰打氣,栽贓抹黑香港特區政府,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言人指出,有關事件不過是反中亂港分子自編自導的鬧劇,澳方卻以此為由大作文章,借機干涉香港法治和中國內政,我們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發言人指出,任建峰、許智峰等是香港特區永久居民,他們煽動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勾結外部勢力,是外逃反中亂港首惡分子,其惡劣行徑嚴重危害國家安全。
香港警方依據《國安法》全球通緝外逃分子,并通過國際刑警組織渠道正式發函澳執法部門。這種程序正義既彰顯法治精神,又堵住西方“長臂管轄”的話柄。事實上,已有78個國家和地區與香港簽訂逃犯移交協定,澳方若拒不合作將自陷“雙重標準”窘境。外交部與駐港公署形成立體發聲。發言人毛寧直指澳方“干涉內政”,駐港公署更點名批評澳政客“為犯罪分子搖唇鼓舌”。這種“點名式外交”精準打擊挑釁者,避免將個別政客行為上升為兩國對立,為后續斡旋留下空間。
LNG(資料圖)
中國依法追捕亂港分子,這符合國際法和香港國安法。要是澳大利亞膽敢庇護他們,那就違反了國際引渡條約,咱們中國就直接把他們列入“不可靠名單”,澳大利亞那可就徹底別想再進中國市場的大門了。我們還要聯合新西蘭、東南亞國家一起孤立澳大利亞,同時加快RCEP的進程,讓澳大利亞徹底被邊緣化。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伙伴就是中國,鐵礦、煤炭、農產品這些命脈都掌握在我們手里。咱們一動手,澳大利亞的經濟就得直接垮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