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地產&焦點財經
作者 | 王澤紅
3月31日,美的置業召開2024年度業績發布會,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郝恒樂,總裁兼執行董事王大在,執行董事劉敏等高管出席。
這也是美的置業繼去年資產重組,剝離房地產開發業務后的首份業績,去年實現營業收入37.3億元,同比增長33%;歸母核心凈利潤為5億元,同比增長25%,毛利率提升至35.7%。其中,物管服務板塊貢獻收入18.4億元,同比增長13%。
截至2024年底,美的置業旗下美置服務合約面積為9255萬平方米,在管面積753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5%,第三方占比20%;美置商業在營商業體13座,運營面積超70萬平方米,自持商業體5座;產業園簽約收入3.9億元,建筑面積超過70萬平方米。
郝恒樂分析稱,中國房地產從"增量開發"轉向"存量運營",這是基本的趨勢。前幾年疊加了"三條紅線"等政策限制,傳統重資產模式面臨高負債和高杠桿的壓力,輕資產轉型成為未來很重要的方向。但無論輕重模式,均是基于行業"資本-運營-服務"的分工細化,是產業鏈不同環節的價值分配,兩者并非完全對立。
他認為,對于企業而言,沒有一種模式能一勞永逸,關鍵在于根據自身資源稟賦和市場不斷階段來做戰略模式的選擇,實現風險可控、可持續的經營。基于這個背景下,美的置業去年選擇了資產重組,剝離房地產開發業務。
“重組之后美的置業在戰略上會更加從容,我們會全面發力,輕重結合,充分發揮公司的品牌、資金和美的體系里產業的協同優勢,這是很多房地產企業不具備的優勢,我們計劃用3年多的時間再造一個新的美的置業。” 郝恒樂強調道。
針對物管服務和資產運營兩個板塊的業務占比較高的現狀,劉敏解釋稱,這不意味著公司在重組后成為一家單純的物管或商管公司。
“去年10月重組后新增的開發服務板塊業務,即承接控股股東既有房地產開發資源的全鏈條管理,因為時間節點的原因,去年只確認兩個月的收入2.9億元,占整體營收比重僅為8%。2025年將會進行全年確認,四大板塊的營收占比也將相對均衡。”
王大為則補充道,重組完成后上市平臺的業務構成為四大板塊,即開發服務、物管服務、資產運營及房地產科技。此種業務結構的安排,即保障短期內上市平臺的基本盤足夠穩定,也為更長期的發展提供足夠廣闊的拓展空間。
“公司預計2025年營收復合增長不低于25%,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長復合增長不低于20%。”
王大為指出,傳統認知的輕資產更多是聚焦到了物管服務,但除了物管服務之外,輕資產還包括全價值鏈生產過程中的代管和代售,包括商業、產業園這種輕資產的運營,開發服務將于2025年為上市公司平臺提供新的增長點,物管服務收入占比將會相應下降。
“基于公司對于重組完成后的上市平臺的定位,即低杠桿、輕資產屬性,公司短期內不會有大幅投資自持物業的計劃。” 王大為總結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