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價比,才是王道
封面 I 豆包AI
作者 I 王暉
報道 I 首席品牌觀察
已經 無從知曉到底是誰率先提出了“屌絲飲料”一詞,但它真正爆火,是在2023年,并具體指向了康師傅的1L裝飲料。
“500ml3.5元、1L4.5元,多加1元,就能有雙倍容量”, 超高的 性價比 ,讓康師傅 1L冰紅茶成功爆火,學生黨、戶外工作者、工地工人、長途司機都直呼,“不是小瓶買不起,而是大瓶更有性價比”。
圖源:小紅書
但很快,康師傅做出了一個如今看來非常不明智的決定 ——漲價。當一瓶屌絲飲料漲到了5元一瓶,已經超出了“屌絲們”的心理價位,不僅 銷量慘遭滑鐵盧 , 口碑也隨之下滑。
曾 有便利店老板吐槽 , 漲價第一天就被顧客罵到自閉 。 有 消費者 罵道, “4元是國窖,5元就是馬尿。”“ “康師傅以為自己是奢侈品,結果消費者只認它是快消品”。
圖源:小紅書@喜歡烘焙的菜鳥-
重要的是,更多屌絲飲料“平替版”搶占市場份額,讓康師傅措手不及。
作為飲料界扛把子,康師傅并不甘心失去這塊大蛋糕。進入2025年,終于重整旗鼓,推出了屌絲飲料“升級版”,像小馬哥那樣下定決心,“我失去的東西,我一定要親手拿回來。”
沒錯, 飲料界的 “替身文學”又更新了 。
最近,康師傅飲品旗艦店上架了每日C果汁新品,包含了金桔檸檬、水晶葡萄、鮮果橙、水蜜桃四個口味,這四個新品的容量全部是1000ml,呼應了此前出圈的1L冰紅茶。
圖源:康師傅飲品旗艦店
但價格上,康師傅不再堅守5元地帶。
從官方旗艦店來看,四款新品整箱是12瓶,每箱折后價為49.9元,平均每瓶4.16元,比此前的屌絲飲料貴了1毛多,而“100%中獎”的字樣,讓貴的1毛錢也顯得沒那么扎心了。
為了突顯性價比,撬動購買力,康師傅還玩起了“配方升級”的玄機。
比如鮮果橙強調優選巴西甜橙,喝上一口,滿滿的橙子清香;水蜜桃特選奉化水蜜桃,香甜多汁,每一口都充滿了水蜜桃的甜蜜;水晶葡萄主打陽光玫瑰葡萄風味,葡萄味濃郁;而金桔檸檬甄選海南金桔原汁,并搭配安岳新鮮檸檬,自然鮮甜,口感豐富。
康師傅選擇每日C果汁系列上線“屌絲飲料”也非常有講究,作為號稱“滿足每日100%維C”的康師傅每日C,瞄準的就是大眾對健康飲料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提升了1L飲料的內在附加值。
而仔細對比新舊包裝會發現,康師傅悄悄撕掉了原來“建議零售價5.0元”的標簽,改為強調每種口味的原料產地。
圖源:康師傅飲品旗艦店
這一撕標簽行為,看似是康師傅對市場妥協的結果,其實體現出對消費趨勢的敏銳洞察。
畢竟,如今整個飲料行業的商業邏輯正在從“拼面子”轉向“拼里子”。
當年輕人既要便宜量大,又要健康低脂,康師傅在營銷也要做到“既要,又要”。
既用“屌絲飲料”的標簽吸引對價格敏感的群體,又靠每日C果汁的健康屬性留住養生黨,這樣才能快速打開市場,實現一箭雙雕。
這已經不是康師傅第一次 “打臉式”降價。
去年夏天,已經意識到漲價是一步臭棋的康師傅,就悄悄把1L飲料的價格調回到了4元,甚至部分渠道下探到了3-3.5元。
與其說是打臉,不如用“求生”形容更為貼切。
當康師傅1L冰紅茶被網友賜名“屌絲飲料”,并引發廣泛討論,就已經透露出一個訊號,消費降級下,量大便宜的飲料不再讓人們覺得沒面子,而是勤儉節約的美德。
所以,盡管康師傅漲價了,但越來越多屌絲飲料的“替身”上位了。
比如依能靠著蘇打水和蜜水系列逆襲成了“屌絲之王”,3.5元一瓶的1L飲料成了人們的新晉“小甜水”,一年賣了將近5個億。網友戲稱:“康師傅漲價時,依能偷偷發育成了六神裝”。
圖源:小紅書@是大蒙吖
而更多知名飲料企業也抓住了這一商機,相繼推出了plus版本的大瓶裝,并且容量越來越大,到了Pro Max級別。
比如農夫山泉推出了900ml的烏龍茶和黑烏龍兩款無糖茶產品;1L裝的有匯源100%果汁、福蘭農莊NFC果汁等;可口可樂、美汁源果粒橙、三得利烏龍茶則加碼到了1.25L裝,元氣森林又將1.25L的氣泡水產品升級到了2L,東方樹葉也從900ml加量到了1.5L。
圖源:小紅書@海島小夫
娃哈哈也沒有錯過這一市場趨勢,不僅將旗下冰紅茶產品進行了再升級,還將1L的娃哈哈冰紅茶帶到了2025年央視春晚觀眾席,可以說讓“屌絲飲料”的身份升級了一個level。
圖源:2025春節聯歡晚會
飲料企業的集體布局,本質上是為了迎合大眾消費趨勢。
尼爾森IQ發布的《2024中國飲料行業趨勢與展望》就顯示,盡管400-600ml的中瓶即飲裝仍是飲料行業最主流的規格段,規格更大的單支即飲裝(600-1249ml)既滿足消費者的即飲需求,同時也是一些精打細算的消費者的性價比之選。
所以,看著競爭對手都在加碼大瓶裝,引領風潮的康師傅自然坐不住了。畢竟,隨著天氣轉熱,飲料銷售旺季的到來,錯過一個風口,就可能意味著市場份額被侵蝕。
不過,漲價對康師傅來說百害而不一利嗎?事實并非如此。
3月24日,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發布了2024年業績報告,用業績破除了“誰先漲價誰先死”的魔咒。
康師傅漲價的弊端或許體現在,2024年經銷商減少了9660家,這被認為是漲價策略導致了經銷商利潤空間被壓縮導致的。不過,也有分析師認為,這或許是康師傅主動出擊的結果,目的是淘汰低效經銷商,并且防止經銷商亂降價,控制價格體系。
除此之外,康師傅2024年業績報告呈現出的是亮眼成績。全年營收806.51億,同比上升0.3%;實現凈利潤43.22億,同比增長22.9%。
其中飲品業務成為康師傅業績的重要增長引擎,在營收中扛起了大旗。
報告顯示,2024年康師傅的飲品業務實現營收516.21億元,同比增長1.3%;毛利率較2023年的32.1%升至35.3%,提高了3.2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康師傅茶的銷售額同比漲幅最大,為8.2%,營收占比也攀升到42%。
這得益于康師傅一直以來在無糖茶賽道的不斷加碼押注。
2020年以來,康師傅先后推出了無糖冷泡綠茶、無糖茉莉花茶、無糖冰紅茶、無糖烏龍茶等多款產品;2024年,殺入無糖茶高端賽道,打造出無糖茶新品牌“茶的傳人”;2025年,康師傅推出了決明子大麥飲和枸杞菊花茶兩款中式養生茶。
圖源:小紅書@茶的傳人
康師傅在茶領域的銷量攀升,同樣說明了一個現象,健康、養生、無糖已經是飲料市場的主流趨勢,一邊熬夜一邊養生的年輕人,仍是一個有巨大開發空間的消費群體。
其實,與其說是消費降級,不如說如今的大眾越來越消費清醒。
人們早已就看透,飲料的本質是解渴,不是身份象征。在“量大管飽”之外,再加點健康標簽,自然更好。
但“性價比”,才是永遠的王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