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媽有意拖延,投機客徹底慌了,廉價籌碼交出!
市場跳水,身邊不少朋友都在說,意料之中,降準降息的預期沒了能不跌嗎?
這話或許一些忙于工作的朋友不清楚,主要是下面這則來自博鰲亞洲論壇的新聞。
但實際上,如果拋開短期的情緒,這事情毫無疑問是有利于A股的。對此我下面分三部分詳細來講。
一,散戶利空,機構利好
降息降準的預期再度落空,我了解一下,散戶基本都是看空的。但當時消息一出,立馬30年期國債就上漲了。而國債收益率上漲對A股顯然是好事。
誰都知道,央媽的頭等要務是保持匯市穩定。而中美利率差明擺著,所以央媽目前穩定匯率的方式就是拿利息+補貼給商業銀行來彌補中美利差,確保資金不大幅外流。于是國債越漲,利率越低,央媽需要的補貼就越大。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
但預算不是無限的,補了這邊,就顧不了那邊。所以最近國債利率下降后,央媽對A股就救不過來了。 所以大家看,2024年以來,30年期的國債收益率跟股市基本就是同步的。
所以,當市場預期落空之后,情緒上可以發泄下跌,但也不能忘記,真正A股市場在乎的,不是升息降息,而是資金的選擇,哪怕沒選擇股市,但只要選擇的是流向實體經濟,也比債市來的好。而至少這幾天,國債收益率明沒有進一步大跌,這對股市當然是好事,因為資金要么借著股市下跌近了股市;要么進了實體經濟。
二,下跌中的機構動作
對于下跌中進股市,走勢上很難看出來,因為走勢再下跌,看上去就是資金在撤退。但好在,隨著金融模型的日益成熟以及計算機算力的不斷提升,我們有了更強大的工具來分析市場。通過對原始交易數據進行全面收集、精細篩選、系統整理和深度挖掘,再借助模型進行比對分析,就能發現許多隱藏在市場背后的特殊規律。其中,“交易行為” 數據,尤其是機構交易行為數據,因其具有連續性、規模性和重復性的特點,能夠揭示出許多以往難以察覺的交易細節。
通常下跌,下跌中的機構動作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低位趨勢下跌,就像圣諾生物(688117)這只股票,在3月20-24日的3天里,股價從24.9跌到22.7元,下跌接近10%,并且如果縱觀過去半年,10月以來總體就是下跌趨勢。看走勢一定都會覺得當時該股是非常弱的。但觀察「機構交易特征」,結果完全不同,能看到的是從3月19日開始,機構就一直在積極參與,哪怕3天跌了10%,但機構以及參與的狀態根本沒改變,機構意圖顯而易見,所以3月25-31日,該股5天內從22.7元漲到29.3元,漲幅30%。
還有一種是,高位的跳水,就像中州特材(300963)該股,,但3月14-25日,從9.4元漲到12.86元,漲幅36%。但之后兩天從12.94-跌回10.55元,接近2天暴跌20%。暴跌背后,機構反而在加大參與力度,這讓大反轉成為可能,結果過去5天一口氣反彈30%還創新高
類似,這樣的情況,最近市場里是很多的,不少股票就是今天漲一天,明天跌一天,搞得人買又不敢買,賣也不敢賣。而這種難處,都是因為只看走勢,不看機構動作造成的。弄到最后,自己也稱為羊群中的一員。
PS:
上文圖中的橙色柱狀,是我用系統觀察的「機構交易特征」數據叫做「機構庫存」。
如果「機構庫存」數據越活躍,那就意味著參與交易的機構資金越多,機構資金參與的時間也越長。
如果機構資金長時間參與一只股票,那么它的態度其實很明確。
如果不看好的話,會持續參與一只股票的交易嗎?顯然是不會的!
三,鎖倉異動
今天市場的多數股票下跌的背后,觀察「機構交易特征」,很明顯進入「鎖倉區」的股票增長是最多的,說明下跌中機構的動作不是逃跑,更多的選擇了鎖倉,這對于之后反擊的潛力是加分的。
好了,本篇就到這了,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謝謝點贊。
聲明
以上相關信息是本人在網絡收集,希望大家喜歡!
部分數據、信息,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人刪除。
本人不推薦任何個股與操作。所有以本人名義涉及投資利益關系的,都是騙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