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論當下最熱、價格最高的瓷器類別,誰說不是明清瓷器呢?
落幕的香港秋拍,動輒億萬級的瓷器,也無一不是明清出品。
但如果拋開市場價格層面,單從玩兒瓷的段位和實質來講,
高古瓷才是那抹返璞歸真和百尺竿頭之境呢~
先不說別的,我們僅從“高古”這兩字的外延,即能高下立判。
高古高古,所謂“高”,不就是品位境界非比尋常?
所謂“古”,不正是年頭更久更有沉淀嘛?
話是這樣表,卻有個奇怪現象是,十余年前,收藏界就有人大呼“高古瓷要大漲!”
而再看十余年后的今天,除開少數名窯精品價格迅速攀升外(如以上視頻中蘇富比2017秋拍推出的汝窯天青洗),大多數高古瓷的行情依舊不溫不火。
這與其藝術價值、文物價值相比,其市場價值簡直是不值一提!
那么,這種明知可藏而不藏,又是為什么呢?
要究其緣由,也無非那三個字:愛不起!
玩兒過高古的人知道,高古瓷的收藏那是相當相當考驗收藏知識,
可以說,即使讀萬卷書,識萬件器物,也可能一不小心走眼入坑。
也正因為高古瓷的水深難測,讓大多藏家玩家們望而卻步。
而有的人就嘆息了,高古瓷收藏,就真只能在其高門檻前望瓷興嘆?
還是說,也有一定的套路可循呢?還是有的!
下面,我們就簡單從高古瓷定義,高古瓷到底多好玩,以及怎么玩三個方面斗膽和大家來聊聊吧。
2012年香港蘇富比春拍品
看點
01
先看定義,何為 “高古瓷”?
其實,到底什么是高古瓷,一直都沒有具體的準確定義。。
甚至從理論上來說,直至今日,無論收藏界、考古學界還是史學界對高古瓷的公開定義,
都只有這樣含混的一句話:即,高古瓷(大概)是指明清以前的瓷器。
因此,對于高古瓷概念的理解,出現了多種版本,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三種:
一種看法認為,瓷器在我國東漢時期就已經具備了存在的各種條件,瓷器產生年代應定在東漢。
因此高古瓷是指包括東漢在內的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唐宋元各朝代所制作燒成的各種瓷器;
另一種意見認為,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瓷器還沒有真正達到科學意義上的瓷器標準,是出于“半瓷半陶”的性質,到隋代才有了真正瓷器出現。
因此高古瓷應不包括東漢、魏、晉、南北朝在內,而是僅指隋唐五代唐宋時期制作燒成的瓷器;
北朝白瓷
另外還有一種順應市場需要而生發的內涵更少的觀點認為,高古瓷就是宋元瓷器。
因為近年來,宋元瓷器頻繁地亮相于國際國內各種藝術品拍賣會上,并且相對于明清瓷器來說,宋元之瓷年代早,高于明清之上,且存世稀少,所以應當稱之為高古瓷。
當然,還有一些多年鉆研高古瓷的個別專家,從瓷器斷代角度也有新觀點,他們認為,既然給一件陶瓷斷代有個規律:
宋以前看器型,宋以后看紋飾(宋代及以前的陶瓷主要看器形、造型,器形在判定古陶瓷中所起的作用,其重要性占85%;
而宋代以后的元明清陶瓷,主要看紋飾,(紋飾的重要性在這一時期的陶瓷鑒定中占85%)
那么,給高古瓷劃界限,就應該以宋代為界線,宋代及以前都屬于高古瓷。
唐白瓷獸面貼花罐,1993年鞏義食品公司唐墓出土
看到了嘛?
大家各持己見,誰也都談著器之妙理,那么,對于高古瓷所指,各位親,你們都站哪隊或是還另有高見呢?
小編在想,如果能把這個問題闡述清,差不多也就能修煉成半個高古瓷行家了。
而就此定義之爭,想必大家也著實領會到高古瓷不是一般的“高”,不是一般的不容易上手了吧?
既然概念是認識事物的前提,在這,我們不妨囫圇吞棗下,就采納這其中大家都談到的一點,
即,高古瓷至少是指明清以前某朝某代燒制的瓷器,
所以,緊接著我們來看看,如要入手高古瓷,該怎么玩,怎么賞呢?
看點
02
高古瓷賞玩之道
首先,高古瓷該如何賞呢?
當然也得依朝代而論,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樣式,器以載道,小小瓷器里,說不盡的都是王朝大歷史。
我們先從高古瓷的發展史來看,最遠到商周,那是高古瓷萌芽時期;
再到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被稱為原始期;
直至隋、唐、宋末元初走向成熟巔峰;
高古瓷整整走過2000多年的歷史,寫就半部中華史。
唐 三彩貼花唾壺
它之起初都是以器型、釉色取勝,不論六朝青瓷,唐之邢越外加唐三彩,又或者宋之龍泉等等,
讓人感喟的,多是其無與倫比的氣勢之美,再加上一身素裹,質樸古拙,更加耐人尋味。
古玩藝術的最高境界以簡單、質樸、厚重取勝,
而漢唐至宋的高古瓷正是符合這一審美的最高標準。
尤其是把玩過清三代的無盡奢華,大明瓷的秀美壯觀后,更能體味出漢唐釉陶的悠悠古韻,宋瓷的端莊典雅。
它們或與《史記》展現出同時代的絕唱文化,
或處處回閃著有宋一代文人們雅致飄逸的休閑方式,
它和品茶、聞香、誦詞、撫琴一脈相承,沁人心脾,芬芳馥郁。
北宋官窯天青菱花式小碗
尤其是宋瓷之五大名窯,被公認為達到了有瓷史以來最頂峰的地步,成為中國雅文化的代表。
其器物顏色簡單至極,或白,或青,或紫,或藍;
器型也不復雜,除開定窯有劃花、刻花、印花諸多工藝外,其余四窯均無紋飾或少有紋飾,顯得素雅至極。
宋五大名窯的美,成為一種動人心魄的體驗,高遠又含蓄,飄渺也疏朗。
下面我們不妨拿宋、明兩件梅瓶為例,來看看您是更喜高古的淳樸趣味還是那些繽紛多彩? ↓
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刻劃纏枝花卉紋大瓷梅瓶
清乾隆黑地綠彩纏枝蓮紋梅瓶
接著我們再放大到整個中國瓷器發展史和社會歷史來看,
漢唐至大宋王朝,空前盛世和絢爛輝煌的時代大背景,
早已陶冶出人們更加自信、自在的高遠品格,反映在瓷器領域,
更是披一肩歲月風塵走來,自覺地與唐宋人成熟的心態、哲學思想與飄逸的道教文化相適應,并達到中國陶瓷史上第一個高峰。
它們沒有絕佳的釉色,也不追求,或者說不屑于去追求精美的紋飾,
更多反訴于內在,去求一份返璞歸真,求一份自然來雕飾。
雖然沒有外在的鮮亮,這份古趣卻越品越有滋味,并釋放出獨特魅力飲譽千秋。
在這也不妨再曬個宋、清之瓷一起來看看?
▲ 元鈞窯月白釉梅瓶 故宮藏
清乾隆 鎏金銅鏨花鑲彩料福壽如意蓋瓶
綜上我們說,既然高古瓷所說散發出來的古樸之美無可比擬,
市場又剛好處于將熱未熱階段,
那么,有心入行的玩家們,又該從何下手呢?
有專家們推介了這樣一個標準,就是一定要選擇“名窯口、典型器”來收藏。
具體到年代上,比如說,唐代的名窯口是南青北白,南方以越窯青瓷見長,北方以邢窯白瓷取勝。
所以收藏唐代瓷器時,就要重點考慮這兩個窯口的典型器物。
而如果鎖定了宋代瓷器,就最好選擇五大名窯的東西,宋代五大名窯分別為汝窯、官窯、哥窯、定窯和鈞窯。
就拿定窯來說,定窯又有粉定和土定之分,粉定為正宗的定窯,土定則是各地模仿燒造的產品。
粉定的窯址在今天的河北曲陽,
對于粉定瓷器,玩家們即使收藏不到帶"官"字的,
也可收藏一些胎白、釉好、圖案漂亮的,這些瓷器極具升值潛力。
北宋 白釉蓮紋長頸瓶
相比之下,土定的市場價值就要遜色一些。
當然,如果不為投資,純屬對這份素樸之美有傾慕之意,
土定的高仿和粉定,已不分伯仲,而且部分土定的入手價更為親民。
另外宋代建窯、龍泉窯等八大窯系的瓷器也符合"名窯口、典型器"的收藏標準,這些瓷窯的瓷器,在藝術欣賞價值之外,還大有歷史價值,容易保值和升值。
而關于“典型器”,則是代表了一個時代最流行高度凝結的審美,
因為涉及的標準太多,器型種類各異,我們在這就不再展開。
這一點雖然說來復雜,但也有最便捷的學習方法和實物參考,
那就是真正的行萬里路,去全國各大博物館看看,
然后將這些經典器型爛熟于心,就可在下手時更有底氣了。
南宋 哥窯青釉葵口碗,北京故宮博物院
高古瓷以它原汁原味的自然魅力,必將征服更多行家藏家們的口袋和心。
它之收藏,不僅僅考驗我們的眼力和運氣,
更是文化底蘊、審美能力、不隨波逐流的勇氣等種種素養大比拼,
所以我們說:藏瓷的最高境界,當是高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