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條例》
將于4月1日起正式施行
旨在規范公共安全視頻系統管理
保護個人隱私和信息權益
哪些區域禁止安裝圖像采集設施?
自家門口能安裝攝像頭嗎?
一起了解
在公共區域安裝安全視頻系統由誰負責?
條例的第七條規定,城鄉主要路段、行政區域道路邊界、橋梁、隧道、地下通道、廣場、治安保衛重點單位周邊區域等公共場所的公共安全視頻系統,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建設規劃組織有關部門建設,納入公共基礎設施管理,建設、維護經費列入本級政府預算。
下列公共場所涉及公共安全區域的公共安全視頻系統,由對相應場所負有經營管理責任的單位按照相關標準建設,安裝圖像采集設備的重點部位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指導確定:
商貿中心、會展中心、旅游景區、文化體育娛樂場所、教育機構、醫療機構、政務服務大廳、公園、公共停車場等人員聚集場所;出境入境口岸(通道)、機場、港口客運站、通航建筑物、鐵路客運站、汽車客運站、城市軌道交通站等交通樞紐;客運列車、營運載客汽車、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客運船舶等大中型公共交通工具;高速公路、普通國省干線的服務區。
規定中特別強調,除了政府有關部門和負有經營管理責任的單位,也就是公共安全視頻系統管理單位之外,其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安裝。
4月1日起,禁止在這些區域安裝圖像采集設施
條例中也明確,并非所有的公共場所都可以安裝視頻圖像采集設施,容易侵犯隱私的區域禁止安裝。公共場所的下列區域、部位禁止安裝圖像采集設備及相關設施:
旅館、飯店、賓館、招待所、民宿等經營接待食宿場所的客房或者包間內部;
學生宿舍的房間內部,或者單位為內部人員提供住宿、休息服務的房間內部;
公共的浴室、衛生間、更衣室、哺乳室、試衣間的內部;
安裝圖像采集設備后能夠拍攝、窺視、竊聽他人隱私的其他區域、部位。
對上述區域、部位負有經營管理責任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加強日常管理和檢查,發現在前款所列區域、部位安裝圖像采集設備及相關設施的,應當立即報告所在地公安機關處理。
個人能否在自家門口安裝攝像頭?
條例實施后,個人還能在家門口安裝攝像頭嗎?這種行為會涉嫌違法嗎?
專家表示,法院裁判的思路通常是判斷該攝像頭的安裝方式、角度和監控范圍,不應當影響周圍鄰居,并且侵犯他人的隱私。例如,如果攝像頭能夠直接拍攝到鄰居的人臉以及鄰居門口人員來往情況,那么就超出了法律規定的“保護自身人身安全、財產安全”的必要限度,存在侵犯鄰居隱私的嫌疑。
違法安裝圖像采集設施會面臨哪些處罰?
對違法安裝圖像采集設備設施,或者非法對外提供、公開傳播視頻圖像信息的,沒收設備設施、刪除視頻圖像信息、給予罰款處罰;偷窺、偷拍、竊聽他人隱私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非法獲取國家秘密、軍事秘密的,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未履行日常管理和檢查義務并造成嚴重后果的經營管理單位或者個人,給予罰款處罰,根據情節輕重責令暫停業務或者停業整頓、吊銷業務許可或者營業執照。
福鼎市融媒體中心
來源:人民日報政文微信公眾號、央視新聞、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
編輯:楊譞
審核:汪晶晶
監制:黃益升
總監制:王良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