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泌尿腎病中心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泌尿外科/腎臟移植中心發表重磅研究成果:
其首次通過酶處理技術
將B型血腎臟“變身”為通用O型血腎臟
并將其成功移植給一名腦死亡患者
這一成果首次攻克了ABO血型不相容移植的世界性難題,是全球器官移植領域的重大突破。
01
這項突破意味著什么?
1.供體數量倍增:B型血供腎約占我國捐獻量的25%,改造后可直接供給所有血型患者,相當于新增大量可用腎源。
2.縮短等待周期:O型血患者平均等待時間有望縮短至2-3年,更多危重患者能及時獲得移植機會。
3.降低排斥風險:相較于傳統跨血型移植,新技術使術后抗體介導排斥發生率從30%降至5%以下。
4.未來可期:該技術路線有望擴展到A型、AB型腎臟改造,最終實現"血型自由移植"。
02
為什么移植腎血型必須匹配?
ABO血型系統是由人紅細胞上的A抗原和B抗原以及血清中的抗A和抗B抗體組成。
A型血者紅細胞表面存在A抗原,血清中存在抗B抗體;
B型血者紅細胞表面存在B抗原,血清中存在抗A抗體;
O型血者紅細胞表面無血型抗原,血清中同時存在抗A和抗B抗體;
AB型血者紅細胞表面同時存在A抗原和B抗原,血清中則無血型抗體;
當血型不合的移植腎放入受者體內,抗A、抗B抗體會與移植腎血管內皮細胞上的血型抗原結合,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激活補體系統,引起超急性排斥反應,最終導致移植腎功能喪失或受者死亡。
這導致我國每年約1/3的捐獻腎臟因血型不匹配被迫廢棄,而O型血患者平均等待時間長達5-7年。
03
酶處理技術
突破血型限制,創造奇跡!
以往,為了突破血型限制,醫學上也曾探索出血漿置換、免疫吸附等技術減少排斥反應的發生,但都未成功。
重醫附二院泌尿腎病中心與華西醫院泌尿外科中心/腎臟移植中心聯合研發的新技術,通過α -半乳糖苷酶處理腎臟,使得B型腎臟轉化為“通用O型”,有效降低血型不合的血清抗體攻擊,避免超急性排斥反應。
本次體外模擬移植試驗,將經過處理的B型腎臟移植給了O型腦死亡受者,移植腎立即產生尿液并存活超過63h,未出現超急性或急性抗體介導排斥反應。
雖然本次試驗在移植后因受者嚴重貧血和循環障礙而終止,但仍初步驗證了該技術的可行性。
04
做好當下,未來可期
這一技術的成功突破,標志著未來器官移植的無限發展。在不久的將來,不同血型腎臟的轉化、移植將成為可能。
這項源自中國智慧的創新,不僅打破了困擾移植醫學60年的血型壁壘,更讓我們看到:那些在透析室里度日如年的等待,那些因血型錯配留下的遺憾,終將成為歷史。
讓我們共同期待,這束科技之光早日照進現實,讓更多生命在愛的傳遞中重獲新生。
參考文獻:
[1] Enzymatic conversion of blood group B kidney prevents hyperacute antibody-mediated injuries in ABO-incompatible transplantation
版權聲明:圖片來源具有會員資質的圖片網站或AI生成,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凡署名原創的文章、圖片、視頻、音頻版權屬本公眾號平臺及作者本人所有。獲取授權后可轉發分享,其它平臺如需引用版權內容,請在醒目位置處注明來源。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平臺旨在幫助腎友和大眾更好地了解相關疾病,所刊載的全部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院診療。刊載信息僅供參考,個體有差異,如有不適請盡快請往線下就醫,本平臺及作者不承擔相關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