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會剛過去半個月,楊銘宇黃燜雞、小龍坎火鍋的后廚亂象仍令人印象深刻。
就在許多不良商家以為315已經過去,可以松口氣的時候,央視記者又殺了個回馬槍。
圖源央視新聞
發現這幾個賣得如此火爆的水果竟然是騙局,坑錢不說還傷害人的身體健康。
快看看你吃過沒有,以后一定要避雷!
添加劑泡出的“金西梅”
這兩年在旅游景區里,常常能看到一種顏色極為鮮艷的“金西梅”,它們整齊地碼放在攤位上,像色澤十分誘人的藝術品一樣。
旅游區的“金西梅”
過往的游客,尤其是帶著孩子的家長,往往會被其吸引,一問價格可不便宜,比普通的西梅要貴上好幾倍。
但許多人想著出門旅游,嘗嘗新鮮玩意兒,也就咬咬牙買了。
齁甜
可你知道嗎?這看似誘人的“金西梅”,根本不是真正的西梅。
經央視記者調查發現,它們其實是大量添加劑泡出來的小桃子。
圖源央視新聞
通過特殊的染色手段,讓它們搖身一變,有了西梅那迷人的色澤。
把殘次品以高價賣出,還引得游客們紛紛搶購,這事兒想想就挺氣人。
更讓人擔憂的是,如果消費者長期食用大量的添加劑和色素,會對咱們的肝臟、腎臟等器官造成影響。
2021年就曝光過一次
“野生獼猴桃”真假難辨
許多朋友都知道獼猴桃是營養成分最多的水果之一,富含各種維生素,許多小朋友長身體的時候可以吃。
而野生獼猴桃的營養更豐富,其維生素含量比人工栽培的品種高得多,還富含礦物質。
野生獼猴桃被譽為“水果之王”
但野生獼猴桃的產量是非常低的,它們生長在深山老林之中,導致采摘難度極大,運輸更是不便。
可在一些景區,卻能大量看到“野生獼猴桃”在售賣,這其中的貓膩就大了去了。
圖源網絡
原來,這些所謂的“野生獼猴桃”只是水果人工種植基地里的殘次品,放在平時是要被淘汰的。
由于光照不足、生長環境差等原因,這些獼猴桃長不大,品相不佳,在正常市場上根本賣不出好價錢。
個頭小,口味酸澀
不良商家便盯上了“野生”這個噱頭,將它們包裝成野生獼猴桃,賣給不明真相的游客。
游客以為自己買到了十分稀缺的野生獼猴桃,回家一吃發現酸澀無比,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就是這個味道。
圖源央視新聞
其實咱們吃獼猴桃,真沒必要非得追求野生的,人工種植的獼猴桃經過科學的培育和管理,品質更有保證。
就好比買衣服,非要去買那些打著“外貿尾單”旗號的產品,十有八九會被騙。
買普通獼猴桃即可
害人不淺的“爆炸桃”
“爆炸桃”這名字聽起來就挺唬人的,聽起來還以為是新品種。
商家更是將其包裝成“網紅水果”,宣傳語說得那叫一個誘人:“炸的越裂最丑的就越甜”。
“爆炸桃”
很多人一聽,好奇心就被勾了起來,想著嘗嘗這獨特的水果到底啥滋味。
可央視記者一探查,發現這所謂的“爆炸桃”不過是普通的冬桃罷了。
圖源央視新聞
這些冬桃的果皮之所以會裂開,是因為在生長過程中經歷了暴雨,或者缺乏某些關鍵營養元素時,導致果實細胞壁強度降低。
在果園里,這種裂口的桃子其實是次品,說白了就是壞桃。
網友評論
但不良商家的腦洞大開,把它們包裝成了“網紅水果”。
買到這種桃子不光是被騙錢,最主要的是對健康有很大威脅。
由于果皮破裂,桃子很容易沾染細菌、生長霉菌,想想就讓人惡心,咱們吃了可能會引發腹瀉、嘔吐等癥狀。
對身體健康有害
“藏烏梨”騙局
從去年年底開始,市場上出現了一種名為藏烏梨的水果,一下子就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商家的宣傳那叫一個厲害,說這藏烏梨是產自“世界之巔、川藏特有”,是當地出了名的水果。
商家宣傳畫面
還宣稱它富含多種營養成分,甚至有抗癌功效,很多人一聽,想著為了家人的健康,再貴也得買啊。
然而許多川藏的網友刷到藏烏梨之后,紛紛表示壓根沒聽說過這樣的水果。
事實上,這藏烏梨根本不是什么高原特產,而是普通的梨子經過高溫加熱,使表皮氧化變黑而成的。
“藏烏梨”制作過程
不良商家為了制造噱頭,編造了各種虛假信息,什么“三年才結果”“千年古樹培育”,全是瞎扯。
很多消費者在得知真相后,直呼被收割了智商稅。
消費者本想著買點好東西補補身體,結果卻被這些不良商家用這種低劣的手段給騙了,心里那叫一個憋屈。
其實就是普通的梨
“水果西蘭花”是個啥?
央視曝光的水果騙局里,最讓人哭笑不得的當屬“水果西蘭花”。
商家把這種小西蘭花宣傳得神乎其神,說它營養含量超高,是專門為減脂人群打造的神器,還聲稱“一顆西蘭花所含膳食纖維頂15根香蕉”。
水果西蘭花騙局
很多追求健康、注重身材管理的人一聽,立馬就心動了,毫不猶豫地掏錢購買。
但實際上,這“水果西蘭花”不過是沒長開的殘次品,它們要么是從大西蘭花上切下的小塊,要么就是因為生長不良,沒能正常發育。
沒長大的西蘭花
商家為了賺錢,就給它們披上了“水果”的外衣,用虛假宣傳來誤導消費者。
許多健身人士把它當成每天補充營養的代餐,殊不知吃久了就會發現根本沒那么高的營養價值,完全是智商稅。
還有辣椒芒,也是騙人的
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新奇的水果不斷涌現,商家的宣傳手段也是層出不窮。
咱們作為消費者得擦亮眼睛,不能光聽商家說什么,還得自己去判斷。
同時,也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加強監管,加大對這些虛假宣傳行為的打擊力度,讓老百姓能吃得健康、吃得安心。
圖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