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屆華語科幻星云獎
組織委員會公告第二號
關于第十六屆華語科幻星云獎入圍名單的公告 2025年3月28日上午,第十六屆華語科幻星云獎組織委員會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組織委員會代理主席、監事委員會主席董仁威主持會議。會議聽取并審議了薦選委員會提交的《第二次薦選工作報告》,表決通過了《入圍名單》以及其他事項。
受薦選委員會主席三豐委托,秘書長阿賢首先向會議作了薦選工作總結報告。為持續提升自第九屆以來建立健全的薦選工作機制其透明度和公信力,現將報告中關于第十六屆入圍名單產生的主要過程簡要說明。
第十六屆華語科幻星云獎薦選工作根據《第十六屆華語科幻星云獎章程》的相關規定,自2024年8月1日啟動至2025年3月24日結束第二輪復選投票為止,總共歷時約8個月。
薦選工作第一階段,自2024年8月1日啟動至12月31日截止,歷時153天。在薦選委員會的努力下,通過組織定向征集、重點邀約、廣泛傳播等多種方式,收到567項申報。
以基本面信息作為核查對象,符合參評標準的有效申報為478項,包括長篇小說37項、中篇小說77項、短篇小說186項、翻譯作品55項、非虛構作品36項、評論33項和新星54人。
本屆獲資質認證的中篇、短篇小說非紙質專業平臺有五家,分別為未來事務管理局(“不存在科幻”公眾號)、八光分文化公眾號和冷湖科幻文學獎、中文在線(奇想宇宙)、金孵文化腦洞故事板(“腦洞故事板”公眾號)、未來科幻大師獎(官網)。所有通過資質認證的平臺其申報后符合參評標準并通過候選資格復核的中短篇小說已經收入《薦選參考名單》。
薦選工作第二階段,自2025年1月1日啟動至3月24日截止,歷時83天。期間,共收到593份閱覽反饋,以供委員內部參考。
1月20日至2月21日,薦選委員會舉行了第一輪初選投票。應投102人、實投91人,綜合投票率為89.2%。第一輪初選投票的分項統計:長篇小說項投票率為65.7%,中篇小說項投票率為65.7%,短篇小說項投票率為72.5%,翻譯作品項投票率為44.1%,非虛構作品項投票率為50.9%,評論項投票率為50%,新星項投票率為41.2%。薦選委員會根據《第十六屆華語科幻星云獎章程》,以第一輪初選投票結果確定了復選名單。其中,一名作者(譯者)可有不超過二部作品進入復選名單的每種單項。
2月23日至3月24日,薦選委員會舉行了第二輪復選投票。應投91人、實投90人,綜合投票率為98.9%。第二輪復選投票的分項統計:長篇小說項投票率為76.9%,中篇小說項投票率為75.8%,短篇小說項投票率為86.8%,翻譯作品項投票率為50.5%,非虛構作品項投票率為62.6%,評論項投票率為60.4%,新星項投票率為58.24%。薦選委員會根據《第十六屆華語科幻星云獎章程》,以第二輪復選投票結果擬定了入圍名單(草案)。其中,一名作者(譯者)限有一部作品進入入圍名單的每種單項。
經組織委員會代理主席董仁威同意,正式公布《第十六屆華語科幻星云獎入圍名單》(詳見附件),并向入圍的作品和作者發出《入圍通知書》。
入圍的作品和作者應在4月10日前,向組織委員會提交《入圍通知書》中要求的相關材料;若不能按時提供,則視作退選,不再列入《入圍名單》進行評審,并按《章程》第三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處理。入圍名單若因退選出現的名額空缺,不再補錄。
此外,會議上還通報了關于2025科幻星云慶典將于9月19日至21日在成都科幻館舉行的相關工作籌備情況。
第十六屆華語科幻星云獎組織委員會
2025年3月31日
附:《第十六屆華語科幻星云獎入圍名單》
第十六屆華語科幻星云獎
入圍名單
2024年度長篇小說:
《佳佳》 齊然
《金桃》楊晚晴
《裂縫》 劉洋
《行星儀軌》 暗號
2024年度中篇小說:
《啊,火星》 潘海天
《草臺班子的火星之旅》 遲卉
《四勿動物:龍誕》 雙翅目
《我們的恐龍島》 寶樹
2024年度短篇小說:
《關于人類不得不去尋找龍這回事》 寶樹
《離開歷史之人》 萬象峰年
《你一生的言語》 晝溫
《止水》 張冉
2024年度翻譯作品:
《清末想象:中國科幻小說的興起》[美]藹孫那檀 著;王丁丁 譯
《世界科幻史:一場漫畫奇旅》[法]格扎維埃·多洛 著;[加拿大]賈布里勒·莫里塞特-潘 繪;楊楓 遲小瑤 譯
《星之創造者》[日]谷甲州 著;丁丁蟲 譯
《氯水人魚》[美]宋玉 著;金雪妮 譯
2024年度非虛構作品:
《承續開拓與時代脈絡——“十七年”時期中國科幻小說研究(1949-1966)》 肖漢
《21世紀中國社會面科幻迷組織及粉絲雜志概述》 河流
《窺探“超物”:“在世而在”的中國科幻與地方經驗》 呂廣釗
《我們能否改變潮水的方向》 陳楸帆
2024年度評論:
《評論科幻,評論什么?》 三豐
《AI會為現實主義落淚嗎?》 賈立元
《網飛版〈三體〉,精密的建筑與飄浮的地基》 萬象峰年
《她的科幻,用語言學構筑一個渴望交流的宇宙》 程婧波
2022-2024年度新星:
菊 儲
碳基處理器
談 雀
張海龍
(名單按音序排列,以下無正文)
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
華語科幻星云獎是由中國著名科幻活動家董仁威先生為首的世界華人科幻愛好志愿者于2010年共同創立的公益性獎項。自創立以來,為保持戰略定力,積極主動做工作,勵志重塑科幻格局,在全球范圍內發掘、評選和獎勵優秀的華語科幻作品、作者、翻譯者、評論者、從業者和出版者等。通過對華語科幻進行年度檢閱,激發華語科幻人才創新活力,推動華語科幻文化產業振興,突顯華語科幻文學發展成果,引領華語科幻世紀全面到來。
華語科幻星云獎授權成都時光幻象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和海南壹天視界科幻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組成組織委員會開展評獎頒獎,并以嘉年華形式包括科幻高峰論壇、科幻星云之禮、科幻頒獎盛典、科幻星云之夜等年會活動團結世界華人科幻作者、研究者、評論者、翻譯者、編輯者及其他形式的科幻創作者、從業者、參與者等。
至2024年,作為中國科幻業界公認的權威獎項、世界科幻華語領域的專業獎項、全球華語科幻文學的榮譽獎項,華語科幻星云獎分別在中國成都、太原、北京、重慶等科幻中心城市的文化地標如成都科幻館、四川科技館、山西國際展覽中心、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未來劇院、重慶大劇院等處,以及風景名勝與文明古跡如陵水清水灣、廣漢三星堆等地,連續不斷地舉辦了十五屆。
獲得歷屆華語科幻星云獎年度長篇、中篇、短篇小說類金獎的科幻作家有王晉康(第一、三屆)、劉慈欣(第二屆)、陳楸帆(第三、四、六、七、九、十屆)、寶樹(第五屆、九、十一屆)、江波(第七、九屆)、韓松(第二、八屆)、程婧波(第一、四、十二屆、十五屆)、何夕(第二、八屆)、阿缺(第八、九、十屆)、張冉(第四、七屆)、顧適(第七、十二屆)、灰狐(第十屆)、梁清散(第十屆、十三屆)、七月(第十一屆)、謝云寧(第十二屆)、萬象峰年(第十三屆)、靚靈(第十三屆)、天瑞說符(第十四屆)、晝溫(第十四屆、第十五屆)、遲卉(第十四屆)、劉洋(第十五屆)等,其獲獎作品均對華語科幻在中國乃至世界的發展地位產生了重大影響。
華語科幻星云獎堅持新發展理念,啟動逐年改革步驟,不僅對核心領導班子進行了年輕化換屆,在評獎機制上,公正透明、開拓進取,邀請英語星云獎、日語星云賞及世界科幻大會雨果獎組織者來華參會,增進文化交流互鑒,積極吸收國際化辦獎經驗,優化頂層設計,通過系統謀劃,認真實踐探索,實現高質量發展,并穩步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截止2024年12月有關影響力指數統計,華語科幻星云獎百度詞條查詢瀏覽量超17萬次,微博話題相關閱讀量達9000萬次,均名列中國科幻獎項前茅。
為適應“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新形勢,華語科幻星云獎在獎項設置上,有的放矢,引領風潮,為講好中國故事、提煉文化精髓,先后針對少兒科幻、非虛構作品、美術作品、翻譯作品、新星作者、電影創意等“新質科幻力”深謀遠慮、提前布局,盡心盡力為華語科幻共同體培養中堅力量,并持續發掘新生力量,以使未來可期,促進科幻中國化時代化,全面達成“新科幻,出東方”的宏大目標,激勵科幻事業與科幻產業在中國與時俱進、蓬勃向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