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廣網報道,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在俄羅斯國家杜馬(議會下院)發表政府工作報告。米舒斯京表示,2024年俄居民實際收入同比增長8.5%,同時失業率維持在2.9%的歷史低位。據米舒斯京介紹,2024年俄羅斯的GDP首次突破200萬億盧布,增長達到了4.1%。在過去兩年中,俄羅斯經濟的增長速度是歐洲的六倍多。
普京(資料圖)
在俄烏沖突持續、制裁的包圍圈日益收緊的情況下,這樣一份成果無疑有著強烈的政治象征意義:俄羅斯經濟不但未被擊垮,反而開辟出一條獨立自主、抗衡霸權的“俄式復蘇”之路。這一消息令人震驚之處,并非僅僅是數據耀眼,更多的是它直接戳破了西方媒體多年來編造的“俄羅斯崩潰論”的謊言。自2022年烏克蘭危機爆發之后,美國及其盟友就開啟了針對俄羅斯前所未有的全方位經濟制裁,企圖利用凍結資產、切斷國際結算體系、禁運高端技術等方式,對俄羅斯經濟進行“外科手術式打擊”。
參考消息網報道據俄新社報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接受《時代》雜志采訪時承認,烏克蘭政府已經沒錢支持軍隊了。在他看來,西方國家尤其是歐洲“理應出錢”。報道稱,澤連斯基指出: “他們(烏克蘭軍隊)需要休息、輪換、預備役人員和工資。我認為這是現實問題,因為此前烏軍規模一直都比現在小。當軍隊規模變成以前的3倍時,就需要資金。烏克蘭的預算是不夠的。”他表示,必須制訂專項計劃。歐洲應當為此提供資金。理想狀況是歐洲和美國都出錢。
澤連斯基(資料圖)
盡管美俄和美烏經過多輪磋商,制定多項停火協議,但結果證明這些協議根本就是廢紙一張。盡管俄烏雙方嘴上都聲稱“同意達成協議”,但手腳卻沒有因此停下來,導致美國上臺已經兩個多月,但交戰雙方之間“互毆”仍在持續。俄烏沖突沒能停下來,主要原因就是還有人在給烏克蘭遞刀拱火。烏克蘭作為北約和俄羅斯“代理人戰爭”主戰場,這仗一打就是3年多,家里什么壇壇罐罐早就打光了。因此如何讓戰爭持續下去,對澤連斯基而言,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向西方那些“有錢人”伸手。
澤連斯基現在就是可著歐洲這一只羊使勁薅,因為其他支持烏克蘭的國家,現在都開始觀望,不只是不想給錢的問題,而是不敢給錢。因為美國那邊火急火燎地在推動沖突解決,結果特朗普折騰了兩個月,俄烏該怎么打還是怎么打。那么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美國有可能會選擇最簡單粗暴的方式,那就是等到烏克蘭打不下去了,打不動了,不想停也得停。那么,這個時候給烏克蘭錢,就是相當于幫著烏克蘭拖延戰爭,這不是在惡心俄羅斯,而是在打特朗普的臉。
據新華社消息,烏克蘭空軍在社交媒體“電報”發文說,3月25日晚8時至26日凌晨,俄軍向烏境內發射了117架無人機,蘇梅州、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等多地遭襲擊。烏空軍說,俄軍無人機分別從羅斯托夫州、庫爾斯克州、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和克里米亞發射。截至基輔當地時間26日9時,烏防空力量和電子戰部隊攔截了56架攻擊型無人機。蘇梅州、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基洛沃格勒州、切爾卡瑟州遭到無人機襲擊。
基輔(資料圖)
這種攻擊事件頻發,這不僅牽動著地區局勢的走向,也直接影響全球的政治經濟格局。為了降低戰爭風險,相關各方需要審慎決策,避免進一步的沖突升級。科技帶來便利,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困擾,這要求人類在享受科技成果時,必須考慮其可能的負面影響,并付諸有效的管控手段。總結來看,基輔遭遇無人機襲擊敲響的不僅是戰爭的一聲警鐘,更是一場國際政治與道德考驗。各國需齊心協力,共同推動持久的和平機制,以打破暴力循環,實現真正的穩定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