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一個需要少吃肉的季節!
春天要發陳,把身體積攢的垃圾毒素排出去 ,如果吃多了肥甘厚味的肉,容易生痰濕,阻礙身體代謝!所以,春天更適合吃一些素凈的食物。
今天,邀請到唐永祥主任,給大家分享一個很適合春天吃的豆子,脾虛濕氣重的人最需要。大家先點贊轉發關注!
白扁豆,雖然不像黃豆、黑豆廣為人知,它的蛋白質在豆類里也不算最高的,但卻被稱為“脾之谷”,尤其適合脾虛濕氣重的人。
它除了能直接祛濕,還能補脾!不管是寒濕、濕熱,還是暑濕,都能除掉。脾氣補足了,濕氣的來源就被斬斷了,還能讓氣機、水液運行暢通。
而且它性味平和,補脾胃不滋膩,溫和不燥烈,祛濕不傷陰,適合所有人群。
但要注意:白扁豆生的有小毒,一定要煮熟或炒熟后吃。
白扁豆搭配蓮子、茯苓、薏米、芡實、陳皮、懷山藥等,煮水煮粥煮湯,打粉、做成丸子都可以。
下面,唐永祥主任給大家分享幾個白扁豆食療方和代茶飲,助大家更好地養脾胃:
一、三焦通調飲
白扁豆健中焦,化解脾胃濕滯,茯苓利下焦,促進膀胱排濕,陳皮通上焦,理肺氣助水液布散。
適合久坐少動、晨起眼瞼浮腫、下午小腿脹痛的人。
炒白扁豆30g、茯苓15g、陳皮5g,洗凈后一同煮水,代茶飲用。
二、脾腎雙補粥
山藥增強營養吸收,芡實固攝腎氣,防止補益成分流失,白扁豆與粳米能延長飽腹感。
適合消化不良伴腰膝酸軟、夜尿頻繁等脾腎兩虛的人。
炒白扁豆50g、山藥干20g、芡實15g、粳米100g,所有食材提前浸泡2小時,加水熬煮成稠粥。
三、濕熱化解湯
赤小豆清利濕熱,針對舌苔黃膩、小便短赤,冬瓜皮利水不傷陰,緩解夏季頭重如裹,白扁豆中和二者寒性,保護脾胃陽氣。
適合嶺南地區梅雨季衣服曬不干,容易濕熱的地方。
白扁豆30g、赤小豆20g、冬瓜皮15g(或鮮冬瓜200g),赤小豆提前浸泡4小時,與白扁豆同煮至開花,加入冬瓜皮再煮15分鐘。
需特別提醒:食療見效通常需持續1-3個月,若出現口干、便秘等反應,可能提示配伍不當。建議專業中醫辨證后再開方服用,切勿私自用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