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女人的心猶如海底的針,這句話用在特朗普身上也很合適,最近他對普京的態度又變了。在接受美國媒體NBC采訪時首次公開表態稱,對普京感到“非常生氣”和“惱火”,并放話威脅普京,如果不同意停火協議,將會進行更嚴厲的制裁措施。
起因是普京最近稱澤連斯基已經超過任期,不具有合法性,要求烏克蘭選舉合法領導人才能參加談判,并稱俄軍將消滅烏克蘭軍隊。實際上這個觀點美國也經常提,特朗普甚至罵澤連斯基是“獨裁者”,還與烏克蘭反對派接觸,推動選舉。
普京也不是首次發表類似的講話,但為何這一次特朗普卻惱火了呢?回顧一下特朗普上任以來與普京的接觸情況就知道了。
兩次被耍
當初特朗普打著24小時就能結束戰爭的口號競選,張口閉口就說自己與普京關系很好。他上任以后很快便與普京通話,雙方代表在沙特進行會晤,表示要修復關系,戰后進行地緣政治和經濟合作。
特朗普稱普京是“聰明且務實的領導人”,一直對他安撫拉攏。用魯比奧的說法就是要“聯俄抗中”,他曾在多個場合提當年尼克松訪華拉攏中國共同對抗蘇聯的歷史,只不過這一次想把拉攏對象換成俄羅斯。
同時特朗普對烏克蘭則是極限打壓,最終導致雙方在白宮翻臉,還一度中斷了軍事援助。用澤連斯基的話來說就是,胡蘿卜都給了俄羅斯,大棒都落在烏克蘭身上。
在美國的壓迫下,烏克蘭進行了一系列妥協,比如同意簽訂礦產協議,同意美國提出30天臨時停火方案。隨后,美國也向俄羅斯提出了同樣的要求。
普京非常聰明,給特朗普面子,稱贊同停火,但又提出一系列具體問題。當時烏軍正全面從庫爾斯克潰退,如果停火豈不是給烏軍重新構筑陣地的時間?俄軍在戰場占據優勢正全面推進,如果停火豈不是給了烏軍喘息的機會?雙方接觸線1800多公里,停火由誰來監督?
這些問題非常現實,美國短時間內也無法解決,但外界普遍認為,普京是在拖延時間。果然隨后特朗普與普京通了電話,雙方達成的協議只是30天內停止攻擊能源基礎設施。
這顯然對俄羅斯更有利,能源是俄羅斯的命脈,并且境內到處都是能源設施。烏軍利用遠程無人機不斷打擊俄羅斯能源設施,給其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俄氣去年虧損達1萬億盧布。相反,隨著天氣轉暖,烏克蘭對能源的依賴大大減輕。
即便是這樣,俄羅斯也沒有停火的意思,在放下電話后幾個小時,就轟炸了烏東地區一處電力設施。而烏克蘭也進行了報復,轟炸俄羅斯的石油轉運站。此后雙方展開猛烈報復,甚至比停火打得更兇。
總之,特朗普這次調解基本上宣告了失敗。
此后美國又組織雙方在沙特進行了10多個小時的會談,目的是促成海上停火,恢復黑海糧食協議。
黑海停火實際上也對俄羅斯更有利。烏克蘭依靠黑海出口糧食,但在海面被封鎖后,他們開辟了一條新航道,沿著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的海岸線行駛,俄軍不敢炸。反倒是俄軍連軍艦都常被烏軍炸沉,只能部署到克里米亞以東海域。如果能恢復,俄羅斯可以重新利用黑海出口能源、糧食、化肥等產品。
會談后,美國和烏克蘭發布了差不多的聲明,同意停止攻擊能源設施,同意恢復黑海糧食協議,美國還答應解除對俄羅斯的部分制裁,并幫其擴大糧食、化肥等產品出口。
但是俄羅斯發布的聲明卻提出了幾個前提條件,要求美國先解除對與糧食出口相關的銀行、金融機構、港口、船舶的制裁后才停火。歐洲國家堅決表態稱,在俄羅斯退出烏克蘭之前,不會解除任何制裁。
所以,這一次特朗普的調解也基本算失敗了。事后特朗普無奈地在媒體面前承認,普京在拖延時間。
損害中國利益
最近,俄羅斯方面也不斷在釋放信號,提停火的要求,最重要的就四點:第一、要求烏軍全面撤出烏東四州;第二西方國家停止援助;第三、戰后禁止歐洲國家在烏克蘭駐軍;第四烏克蘭進行選舉。
這些要求與烏克蘭的要求相去甚遠,如果俄羅斯堅持,雙方永遠無法達成協議。這違背了特朗普快速促成雙方和解的想法,使其大為失望。談判受挫,對特朗普有一定影響。
其一、國內壓力。特朗普當初的口號是24小時內結束戰爭,如今兩個多月過去了毫無進展,不免讓選民感覺受騙。尤其是他為了停火對烏克蘭極限打壓,導致許多烏克蘭支持者走上街頭抗議。如果仍不能取得進展,接下來將會對中期選舉造成負面影響。
其二、國際壓力。特朗普對烏克蘭的打壓以及對普京的妥協,同樣讓歐洲國家非常不滿,這損失了他們的安全利益。尤其是德國,在游行抗議中出現了一些貶損特朗普和馬斯克的道具。歐洲國家對美國的信任大幅降低,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降低了對美國武器的采購意愿。
其三、戰略影響。正如前文所言,特朗普極力推動俄烏停火,目的就是要實施自己的印太戰略,將資源部署到印太地區,針對中國。但普京一直拖延,整個談判過程可能長達數年,要知道特朗普只有4年時間,他耗不起。
特朗普發火,威脅要對俄羅斯出口的石油征收25%-50%的二級關稅,如果有人從俄羅斯購買石油,就不能在美國做生意。也就是說誰從俄羅斯購買石油,就對誰加征關稅。如果真的實施,將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拜登政府雖然也對俄羅斯進行了嚴厲的制裁,但只限定了能源的最高價,并未禁止購買。去年,歐洲國家還向俄羅斯購買了220億歐元的能源。另外俄羅斯還有一支龐大的走私艦隊,能繞過石油制裁。如果征收二級關稅,會導致與美國有貿易的國家不敢再購買俄羅斯能源,這無疑會使俄羅斯的收入大大減少。
另外,中國大約20%的石油從俄羅斯進口,是其最大的買家。全球能源產量大致是穩定的,若不允許從俄羅斯進口,中國短時間內很難找到安全的替代渠道。而且以中國的需求量,必然會導致全球石油價格大幅上升,也會推高我國制造業成本。
若繼續進口,又將會遭到美國制裁,影響出口。無論如何,都會使我國利益受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