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間,全網都知道了福建寧德49歲吳先生罹患“流腦”住進ICU的事,中疾控也緊急提醒……
如此兇險的傳染病到底如何蒙混過關讓人誤以為是感冒的?哪些人最容易得?它與感冒最不同的征兆有哪些?小編采訪了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科/急診ICU副主任醫師潘龍飛教授。
5歲以下兒童及嬰幼兒最高發,這些成人也易感
潘教授首先告訴我們,“流腦”的全稱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從字面即可知道它是傳染性疾病,它是由一種細菌——腦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膿性腦膜炎,屬于乙類傳染病。
“冬春季是流腦發病高峰,但全年也可出現散發病例,所有人群對它普遍易感,其中5歲以下的兒童尤其6個月-2歲的嬰幼兒流腦發病率和病死率較高,原因一方面是孩子免疫屏障尚未完全形成,另一方面是學校和幼兒園這類人群密集的環境本就是流腦的高發地點。”
“但一些成年人也易感,如免疫力低下人群,尤其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肝腎疾病、艾滋病等患者,因免疫系統受損,難以抵御病原體侵襲;長期勞累或壓力大的人,身體機能下降,抵抗力減弱;還有使用免疫抑制劑的,如器官移植患者或接受化療者,免疫功能被藥物抑制。居住環境擁擠或衛生條件差也易感,許多集體生活人群如民工、學生等,若長期處于通風不良、人員密集的環境,細菌傳播風險高,如果這些人衛生習慣不良,不勤洗手、共用物品,也會增加接觸病菌的機會。”
流腦與感冒最顯著的癥狀差異在哪?
潘教授告訴我們,流腦的早期癥狀類似感冒,但隨著病情發展開始出現典型癥狀,為了大家看得一目了然,他還專門給我們做了一張圖表:
“流腦與感冒最顯著的癥狀差異就是持續且強烈的頭疼,且即使體溫下降但頭疼并不同步減輕;還有就是皮膚瘀點/瘀斑,是按壓不褪色的紅色或紫色斑點,且會迅速增加。流腦患者還會出現‘腦膜刺激征’:除了劇烈頭疼以外,還有頸部僵硬、噴射狀嘔吐、畏光等癥狀,而普通感冒僅表現為輕度咽痛和鼻塞;到后期,患者可能意識障礙,迅速發展為嗜睡、昏迷甚至抽搐,感冒通常不伴隨意識改變。”
“退熱鎮痛藥無效”是最要警惕的早期征兆!
“盡管說流腦的早期癥狀類似感冒(或流感),但根據我們的臨床經驗,有些特點還是可以作為流腦的早期征兆給大家一些提示。比如說伴隨持續劇烈頭痛而來的還有突發高熱,患者的體溫可迅速升至39℃以上,且常規退熱鎮痛藥效果不佳,這是一個重點,退熱鎮痛藥無法起效一定要警惕。”
“一個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流腦的病程進展速度,因為它起病急驟,24小時內就可能危及生命,而感冒癥狀多在3-5天逐漸緩解,所以盡早識別是關鍵,如果您出現了剛才提到的強烈頭痛、高熱不退、反復嘔吐或皮膚瘀斑等癥狀,需要立即就醫。”潘教授講道。
有癥狀后6小時內就醫是“黃金救治窗口期”
“有些特殊人群如嬰幼兒、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免疫功能較弱,癥狀可能不典型(如老年人白細胞不升高),更需早期識別。暴發型病例(如休克型、腦膜腦炎型)若未在6-12小時內得到有效救治,病死率極高。”
“流腦的最佳救治時間是發病后盡早進行,黃金救治窗口期我認為應該是有癥狀后6小時內就醫,因為流腦可在數小時內迅速惡化。出現剛才提到的那些癥狀時是控制病情進展的關鍵時機,早期就診、明確診斷并給予對癥治療可顯著降低死亡率及后遺癥風險。”潘教授提醒道。
掃碼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專家簡介 潘龍飛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中華醫學會急診分會臨床研究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急診分會急診信息化建設與智慧醫療專委會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急診專委會委員、縣域醫共體急救醫學工作委員會常委,中國藥學會應急與保障專委會委員,海醫會青委會委員,陜西省研究型醫院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常委,陜西省醫學傳播學會急診急救專委會副主委。《中國急診急性心衰單元建設與管理專家共識》執筆人,《高甘油三酯血癥性急性胰腺炎診治急診專家共識》、《中心靜脈導管沖管及封管專家共識》、《烏司他丁用于臨床常見急危重癥的專家共識》執筆人及通訊作者。擅長多種危重癥尤其急性胰腺炎、MODS的救治。
本文完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排版:張彥
此內容為醫學科普,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醫療依據
1
2
3
看呼吸
權威實用的
呼吸科普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